热点推荐
-
关于评选推荐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弘扬德艺双馨精神、加强文艺队...
-
俞正声、朱立伦出席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俞正声代表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说,10年前,在两岸关系紧张动荡时刻,国共两党为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
“时代领跑者”美术作品展绘制劳模群英谱
在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五...
-
国家艺术基金3月1日起开始申报
与2014年的申报相比,国家艺术基金发布2015年度资助项目的申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在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中,突出了对新创作项目的支持,与已有剧目...
新闻资讯
-
高晓松给文艺青年建了一座“晓岛”
新年伊始,著名音乐人、导演、作家高晓松在微博上披露了自己在2019年的几个计划:出版《阿里传》、为《晓说》和《晓年鉴》的录制做结,以及打造一个“武装到牙齿的文艺青年阵地”。日前,这个“文青阵地”率先在北京朝阳大悦城亮相,高晓松为它取名为“晓岛”。
[查看详情]2019-01-21
-
2018流行语背后:文化心态悄然改变
2018年,中国互联网用户突破8亿,网络空间已成为人们浏览信息、表达自我的主要渠道之一。日前,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包括:“锦鲤、杠精、skr、佛系、确认过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话、皮一下、燃烧我的卡路里。”
[查看详情]2019-01-21
-
《啥是佩奇》一夜爆红说明啥
一夜之间,电影《小猪佩奇过大年》的宣传片《啥是佩奇》成了刷屏爆款。看似意料之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家庭是人们最深的寄托,亲情是人们最真的牵绊。每逢年关,诉诸父母子女浓烈情感的文艺作品——无论影像还是文字,都很容易触动人心,引发轰动效应。
[查看详情]2019-01-21
-
“老成都”陈彼得:欠成都的歌,先用《游子吟》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流行乐坛,陈彼得的名字如雷贯耳,他创作的《迟到》《阿里巴巴》《一剪梅》等经典歌曲,承载着无数人的青春记忆。1月12日,受邀参加南方周末N-TALK成都专场演讲分享,古稀之年的陈彼得再回故土成都,情难自已,数度落泪。一曲在成都首发的《游子吟》道出这位“老成都”的心声,“这座灯火阑珊处心爱的城市,是我生命夜空中永远闪烁的超级巨星
[查看详情]20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