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展川大图书馆开展
本报讯(谭雨 记者 王嘉 摄影 于谭阳) 昨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图书馆学会、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联合各省、市文化管理部门举办的“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巡展在四川大学文理图书馆拉开帷幕。四川省图书馆学会和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昨日联合四川大学图书馆在四川大学图书馆内举办了互动体验活动,让读者亲身参与古籍修复、古法传拓、雕版印刷等诸多技艺的实践。
据悉,本次“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活动于今年初开始筹备,截至目前,共提交作品2803幅,分为专业组和大众组,其中工作类作品1235幅;故事类作品248幅;活动类作品616幅;阅读类作品264幅。历经初审和终评后,最终选出获奖作品150余幅。
四川大学副校长晏世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工程实施以来,四川大学图书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之一,在全国古籍普查编目、古籍保护整理工作中不断取得成绩,相继荣获“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国家级古籍人才培训基地”等称号。举办这次活动,目的是要在更高的层面上展示古籍保护成果,在更广的范围内宣传古籍保护理念,在更深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公众的古籍保护意识,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古籍的良好氛围,推进本市古籍保护事业再上新台阶。
据了解,从6月29日至7月31日,承办方将“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作品中遴选出的代表性作品制成展牌,通过图片的形式,并辅以线上宣传、线下巡展等形式,从各个角度展现各个地区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果,包括古籍普查与编目、古籍保存与修复、古籍整理与出版等方面。巡展将在四川大学图书馆、遂宁市图书馆、富顺县图书馆、中江县图书馆等分别进行。
在昨日的互动现场,记者看到,许多读者一大早便来到图书馆一楼排起长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体验古籍修复、古法传拓、雕版印刷等传统技艺和古书制作过程。一位姓范的学生家长对记者说:“巡展中的互动活动,不仅孩子有兴趣,家长也有兴趣,而且能学到很多古籍方面的知识,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