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唐诗中的成都之美

来源:成都日报 2015-06-17
唐诗中的成都之美
周啸天做客成都图书馆为市民讲解唐诗中的魅力成都

 昨日,成都日报携手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图书馆推出的“我们一起读唐诗”系列活动,邀请到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做客成都图书馆,为广大诗歌爱好者讲述唐诗中的成都锦江水与成都文化名人。虽是周二,昨日活动现场仍然座无虚席,讲座中,有的托着腮边听边思考,有的一边听一边翻看手中书籍进行比对,还有不少听众专心地做笔记。周啸天感慨,“虽然大家对唐诗的知识积淀程度不同,但我发现他们都非常认真,这也带给我很大动力,最终讲座效果比我预想的好得多。此次讲座,我希望通过自己对名篇、名句的解读,能够让更多人感受到成都的美,并能将这些美好的诗句传诵开去。”记者了解到,周啸天为准备这场讲座,特意连夜精心制作了课件。

 锦绣成都

 唐代诗人多咏锦江之水

 成都水生态发达,河流曲折回环。描绘成都的唐诗中,一定离不开对成都水生态的表达。周啸天对在场听众介绍,唐代很多诗人均歌颂成都水系的发达,他们中绝大部分都对锦江有特别的书写,其中又以杜甫《绝句》和《登楼》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为胜。“锦江水质优良,曾供濯锦、酿酒之用。‘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锦江之上做生意的船只来来往往,一派繁荣。‘锦江春色来天地’则形象地描述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如铺天盖地涌来。”

 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读出,唐代的锦江不仅风景绝美,还是成都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说到唐诗中的锦江,周啸天向听众分析了“锦”与成都的渊源,“汉时成都蜀锦织造业十分发达,朝廷在成都设有专管织锦的官署和作坊,因此成都有了‘锦官城’称谓。人们在成都江边洗濯蜀锦的传统也延续到唐朝,由于其他河流均不像这条江流洗出锦的颜色那般靓丽,所以这条江一直被称为‘锦江’。”

 周啸天介绍,“除了杜甫对锦江的描写,刘禹锡在《浪淘沙·濯锦江边两岸花》中,也通过‘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等诗句,展现了在锦江边劳动的妇女,将洗濯完的蜀锦与晚霞相比美的美好场景。”

 人文成都

 唐代诗人吟咏文化名人

 介绍完唐时成都的水,周啸天便和在座听众聊起唐诗中这方水土滋养的名人:“唐时生活在成都的诗人很多,这些诗人在自己的诗作中对成都的名人,如文翁、司马相如、杜甫、薛涛等进行了书写。”

 周啸天介绍,文翁在汉景帝后期,曾担任蜀郡守,他在成都兴“石室”、办地方“官学”,开全国政府开办学校之先河。文翁这种培养人才、重视教育的做法受到唐代诗人们的盛赞。王维在《送梓州李使君》中,就通过“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两句,展现了王维与朋友惜别时,希望朋友向文翁学习的劝勉。此外,除了盛赞文翁,唐代诗人杜甫、王建、雍陶等还分别通过《琴台》《寄蜀中薛涛校书》《经杜甫旧宅》等诗,对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对薛涛的才华,以及对杜甫生活的境遇等进行了深入地描写。“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诗人雍陶,在距杜甫死后仅一百多年的晚唐,就写下对杜甫的赞美诗篇,‘万古只应留旧宅,千金无复换新诗’展现了雍陶对杜甫诗歌的高度评价和对保留杜甫故居的热切期望。”

 反响

 市民踊跃参与

 希望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成都日报全媒体集群携手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图书馆推出的“我们一起读唐诗”系列活动,受到读者热烈追捧。昨日活动现场,市民李熙林热情地告诉记者:“我前几天就一直通过《成都日报》关注这次讲座的内容,并通过电话报了名。这些天,《成都日报》报道中多位名人对唐诗中成都风景、艺术、三国文化的解读,以及在杜甫草堂谭继和、祁和晖两位名家对杜诗进行身体力行的传承,这些报道和活动太有意义了!我读了一遍又一遍。今天,我终于来到活动现场与名家周啸天面对面,我非常认真地将这些诗歌一字不落地摘抄下来,准备解读给我上小学二年级的外孙听,我也要将这些诗句传承下去。”

 市民湛东荄是江西人,但已在成都生活20多年。昨天听讲座时,他不停翻阅着手中的《唐诗宋词选编》勾勾画画,他说:“唐诗中的精彩描写通过专家一解读,让我仿佛能‘看见’唐代的成都,太好了。”市民陈女士30出头,她告诉记者,“为参加今天的活动,我特意向公司请了假,机会难得啊。”

 成都图书馆副馆长肖平认为今天的讲座非常成功,他说:“今天这个题目非常受市民们欢迎,虽然不是周末,但仍有那么多听众参加,超出我的想象,这说明成都市民对优秀传统文化充满热爱。不少听众对我说,希望我们以后和成都日报社多多举办这样的讲座。”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