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创新思维的使命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05-21

调动“通感”去创造

——公共艺术教育培养创新思维的使命

  美育近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写入党和国家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艺术怎样提高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怎样促进创新?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曾专门提到他的夫人、女高音歌唱家蒋英:“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钱老晚年还说,艺术上的修养,让他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

  钱老的话里凝聚着艺术如何调动人的各种审美感觉,激发联想,开展创新思维的秘密。在此,我们以音乐为例,探讨艺术教育与创新思维的那些“事儿”。——编者

  子期与伯牙的故事,我们不知听了多少遍:《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子期以声类形,听觉通于视觉,伯牙引以为知音。

  音乐史学家安勃罗斯还说过,音乐是心灵状态下最伟大的绘画。

  以上的故事和观点,与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音乐怎样影响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进步与教育的不断发展,固有的单学科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适应新的要求以及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创新型人才。充分发挥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优势,合理调整安排课程教学体系,广泛实行交叉学科培养,有助于真正实现大学教育的目的,培养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

  那么,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音乐有什么特殊作用呢?

  音乐是丰富想象力的产物,是最自由的艺术,它为人们提供的创造空间最为广阔。音乐的内涵还具有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感,可使人产生联想的多端性与思考的辐射性。《世界振兴音乐教育宣言》关于音乐教育的概念作了如下表述:音乐教育包括“音乐方面的教育”和“通过音乐进行教育”两个方面的含义。公共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进行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旨在提高学生艺术审美修养。公共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是一门极富人文色彩的学科,直接目标是培养普通高校学生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审美感受等各种能力的教育。

  很多杰出的人士都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物理学家玻尔兹曼弹得一手好钢琴,爱因斯坦是小提琴家,数学家克罗尼卡、量子力学奠基人普朗克、我国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家顾毓琇等也都体现出音乐才能。

  这些名家、大师的科学成就与音乐相随,当然不是巧合。音乐不仅能够舒缓人精神上的疲劳,而且许多理念与各个学科的宏观领域把握有相通之处,能从感知上进行串联,启迪人们进行专业研究和探索。作为思维的激发体和载体,音乐对于拓展大学生的创造力具有特殊的效果,音乐将自身的语言形象融合在旋律、节奏、调式和调性里,对听众想象力的启发乃至整个心灵的涤荡,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些知识并不能直接导出创新,但是创新却一定需要知识上的大量积累和学科上的广泛涉猎。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之所以缺乏创新精神,部分原因是受到单一学科思维的禁锢。公共音乐教育作为一种通识学科教育,完全可以打破这种思想禁锢。作为高级的精神活动,音乐教育培育和健全着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使人具备了敏锐的感召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音乐与其他学科交叉,相互渗透,使人博览众长,突破学科思维的束缚,点亮新思维。

  音乐与哪些艺术有通感

  音乐是艺术门类的一脉,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语言还没有产生时,人们就已经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音乐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一般而言,音乐诉诸人的听觉,绘画诉诸人的视觉,但两者之间存在“通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又称“移觉”。音乐与绘画之间的通感主要表现为:听声类形,以耳为目,耳中见色,眼里闻声,画形无象,造响无声。西方绘画接近于雕刻和建筑,中国画则趋向于诗歌和音乐,与音乐的通感关系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在艺术审美活动中,音乐的音响和绘画的造型可以相感相通,形成通感,其特点可用曹植在《七启》中的话来概括,就是:“画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人们听到了音乐,引发想象、联想,便产生知音会意、随意现形的通感心理活动。

  音乐不能直接描写引起人们喜怒哀乐情绪的事物,却以音响结构与有形事物的律动,形成异质同构、同感对应的关系,这是音乐与绘画通感的重要关节点。听之于耳,会之于心,人们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联想,进行积极、主动的再创造。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和艺术经验把听觉意象转换为视觉形象,见之于不见,从乐曲中“听”出画境来。

  无论在哪一种语言中,文学总是和音乐有着天然的血缘。诗和歌如同血与肉的关系,二位一体,几乎无法分割。音乐与诗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诗歌语言是一种音乐化语言,诗歌不能等同于韵语。诗歌的音乐形式分为内外两方面,既有其外部声音特征,也有其内在规定,节奏、韵律仅是其本质的外在显现。从外部特征来说,诗歌具有语句的抑扬顿挫、独特的诗歌节奏、押韵、对仗等特点,这是诗歌音乐本质的外在现象。诗歌的内部旋律在于诗歌所呈现出来的音乐性场景,在读到诗歌时内心受到或悲或喜的情感触动,脑海中浮现出景象。正所谓孔颍达《毛诗正义》所说,“诗是乐之心,乐为诗之声,故诗乐同其功也”。宇宙无声的节律是音乐的根本。音乐形式最本质的意义,就是对生命本体与整体的观照。正是这种整体观照使得现在、过去、未来共在,由此抵达诗歌的内在旋律。

  音乐与哲学,作为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两大成果,两者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哲学是认识的抽象,音乐是感受的抽象。在哲学的金字塔中,可以追踪人类理智的行进足迹;在音乐的殿堂中,蕴含了人类自诞生之日而起的喜怒哀乐。哲学充满了矛盾,音乐也必须在和弦的建立和解决之间进行。哲学在探究绝对真理,音乐在寻求完美。一个好的哲学体系和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一样,都是美的。哲学与音乐的发展都是通向美的,它们的终极目的也必定是美。

  公共音乐教育是一门极富人文色彩的学科,公共音乐教育应该在单一的知识教育之外,探寻学科间互相交叉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公共音乐教育中收获自己的人文体验。

  怎样利用通感训练创新思维

  音乐是人们身边的学科,广泛地渗透在社会生活之中。将公共音乐与其他的学科进行交叉,首先要找到二者之间的连接点,这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第一步。

  寻求这个结合点的过程,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经济学与音乐为例:普遍的思维模式是将单纯的经济学基础与音乐本体在表象上相结合、相联系,其中探索的路径很狭窄,甚至有些牵强。如果透过现象去认识音乐背后的社会思潮以及经济现实背后的理论支持,它们之间更深一层次的联系就显现出来了。“古典主义”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高峰,随着喜歌剧的发展、意大利的歌剧改革以及多种器乐演奏形式的兴起……伴随这些现象发展与成熟的,是整个西方工业科技领域不断兴起的创新发明和经济文化发展。紧随其后的“浪漫主义音乐”,无论是在乐曲的内容、体裁还是创作方面,都体现着经济现实以及经济思想的影响。正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塑造了浪漫主义崇尚自由的风格以及抒发内心情感的音乐经典。经济上的巨大成就以及变革,支持着音乐艺术步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学科交叉的教学过程,将交叉点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以学生自身作为主体直接参与切入点的探索,是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引导。

  在选择了交叉学科的联系点之后,就应该对学科进行深入的了解。学生经过了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专业知识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这里要讲的是对于音乐知识的掌握。音乐知识大致包括三种,一是理论性较强的基础乐理知识;二是历史上音乐名家及音乐名作的常识;三是音乐艺术的鉴赏知识。在交叉学科的教育教学中,学生要广泛地接触许多陌生的音乐知识,涉猎内容远远超过课堂教育额的知识容量,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这是一种出于自身需要的、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大有帮助。

  大学生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几乎每个人认识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都存在差别。公共音乐教育与多学科间的交叉联系,为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搭建了平台。不同专业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将会在“头脑风暴”中碰撞出无数的新点子、好创意,每个人在这样的讨论、交流中受到启发。各种思维方式在撞击、融合中不断地自我修正、自我完善,促进了整个校园学术氛围的升华。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周源)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