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草根画家刘克银用画笔描摹温暖乡愁

来源:四川日报 2019-11-29

   作为一名出生在大巴山,长期生活在川西田园山水之间的“草根画家”,77岁的刘克银融汇东西方绘画语言,抒写乡土情怀,寄乡野情味于现代表现技法的浪漫画风,在当代水彩画坛独树一帜。11月14日,继四川美术馆后,“永远的乡愁——刘克银画展”又落地成都青白江区博物馆,展出水彩和油画作品69幅。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作,展现了刘克银心中质朴的故乡情怀。
  《山野小花》《斜阳》《春潮》《回娘家》……细细观赏刘克银的画,画面简约,意境清新,宛如一首首小诗,传递出“暧暧远人村”的宁静,或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闲淡。
  《山野小花》是刘克银最喜欢作品,颇具印象派风格。他尝试把中国水彩画的技巧运用到油画中去,烂漫开放的白色小花融入浪漫的紫色中,一种勃勃的野性生命力流动其中。他把这幅画比作是自画像。多年前,他去山野写生,不小心将这些白色小花踩压。第二日,这些小花竟又挺立于乡野,这样的生命力让他心生敬意,从而有了这幅画作。
  刘克银喜爱用古拙的线条来勾勒物体轮廓,比如像棒槌一样的树、歪歪扭扭的房子、斜耷的椅子……因此,有人曾评价刘克银的画走的不是写实的路子。刘克银也不否认这一点,坦言自己作画时就少囿于成见,常以情驭画,自由涂鸦,使得画面脱离了写实的古板,呈现出一种儿童画式的意趣和天真。
  为了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刘克银喜欢从民间艺术取经,常常蹲守街头观摩民间艺人如何娴熟流畅地勾画生动传神的糖画,或者观摩小店里如何自然地进行扎染,或者遇见门上贴着的年画也常常驻足研究其绘画语言。无论是中国传统水墨写意的纵横恣肆,海外舶来油画的浓烈厚重,还是木刻版画的质朴率真,甚至儿童画的夸张洗练,都被他融汇在画作里,从而形成自己简约童趣而又清新的乡野绘画语言。
  2000年刘克银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刘克银个人画展”。此后,他的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上海世博会首届“国际水彩画双年展”“全国水彩写生画精品展”等画展中。然而,刘克银从未受过正规的美术训练。他出生在南充营山一个僻乡小镇。青年时代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谋生,辗转到百里之遥的川西平原一家工艺美术公司供职。从那时起,他与画画结下不解之缘。川西坝农村那些竹篱茅舍、阡陌黄花、桥柳磨坊、池塘小溪、家禽野鸟、菜畦瓜架、田埂草垛,都牵动他的画意。
  有人曾问他,为何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乡愁”题材不改变?他觉得这份眷恋早在儿时就于心中埋下种子。他的家乡有小桥流水人家,有青山绿水平畴沃野。当怀才不遇、人生苦闷的时候,他只要一想到故乡田野的风,山边的云,心中总是觉得慰藉。这样的温暖源泉,浸润着他的乡愁,使得他笔耕不辍,乡土风情入画卷。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