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良渚文化科普童书是如何打造的?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2019-07-13



商务君按:7月初,良渚古城成功申遗的消息轰动国内外,当天下午,紧随消息公布,国内首部良渚主题童书《五千年良渚王国》也正式亮相。它历时一年创编而成,熔铸了良渚遗址丰硕的考古成果,其背后有怎样值得被记录和传播的故事?

2018年1月2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经调研发现,国内市场上有关良渚的图书多为考古研究类专著,并没有面向青少年的高品质普及读本,于是,《五千年良渚王国》的选题便应运而生。

编创共进,跨学科趣味探索

选题确立之后,我们开始阅读相关的资料,包括一小部分考古报告。这才知道,良渚人并非是一个小部族,他们自成一国,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们并非安居小洲,而是将周围的山水都纳入王城的规划,组成了工程量巨大的水利系统;他们并非露天席地,而是建筑了高大的宫殿土基、厚实的城墙,乘船出行,饭稻羹鱼;他们并非闲散褴褛,而是痴迷玉器,制作陶器,有统一的神明信仰,并有规范的祭祀仪式……这个古国早已消失,但是它的影响力却没有断绝,深远地影响了中华文明。我们对它的了解竟如此之少。

在申遗成功之前,良渚文明的知名度和它的考古价值是不甚匹配的,很多人可能跟我们一样,只有一些零散的认知。作为少儿出版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源更为通俗易懂地介绍给孩子们。

我们最终选择了图画书这一形式,邀请良渚古城发现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领衔执笔,原新华社参与良渚相关报道的记者余靖静以及浙江科技学院动画系系主任曾奇琦共同创作,试图打造一本集知识性、权威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历史文化科普书。

在创作过程中,困难不少。考古研究成果数量巨大、专业性极强,如何去约束和组织?历史文化知识厚重而丰富,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考古学严谨严肃和儿童绘本的趣味性,如何平衡和把握?一切都需要在创作中不断地调整和打磨。

《五千年良渚王国》书摘插图

作者与编辑团队多次相约良渚遗址考古保护与研究中心,讨论书稿的结构、细节、画面表现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从初春到盛夏,我们在刘斌老师的办公室里进行了多次讨论与书稿修改,刘斌老师捉着一支笔,便能文不加点地一路写下去。向刘老师请教文稿的表述细节时,他经常毫不吝啬地为我们介绍良渚文化的知识和考古成果,说到高兴时,他会露出有点天真的笑容。修改书稿之余,他也会兴致颇高地谈起良渚文化的推广和普及。我们能感受到,考古三十多年来,他以考古学家面对学问的赤诚,在这本书里投入了对孩子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良渚遗址考古保护与研究中心诸多研究员的支持,其中包括青年考古学者朱雪菲、宋姝、武欣等,他们以极大的耐心和细心对本书初稿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从中可见学者的严谨与热忱,让我们深受感动。

在我们的另一个阵地,浙少社的办公室里,则是另一番场景。从插画作者曾奇琦交来两张图画样稿开始,编创小团队便开始进一步讨论画风色彩,图画语言的叙述构架,以及后续的设计元素。大家怀着对良渚的热爱,对童书的热情,从文稿画稿的调整、整体结构的优化,到一句人物对话的修改、一个刻画符号的确认,不厌其烦、精益求精。随着世界遗产大会的时间日益临近,书稿编校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从编校到排版印制都以非一般的速度进行,力争抢在申遗结果出来之前让图书上市。6月21日,《五千年良渚王国》付梓。6月28日,线上预售开启。7月3日,首批图书全部印制完毕。

热点营销,全媒体推广树立文化自信

7月6日下午2点45分,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如我们所期待和预期的,“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点整,在杭州市新华书店庆春路购书中心内,一场以“跟随大考古学家探秘良渚古国”为主题的“浙少故事总动员”活动也火热开场,《五千年良渚王国》此刻正式亮相。当日,根据《五千年良渚王国》改编制作的“穿越五千年 我在良渚是TA”新媒体H5发布,点击量在首发48小时超过80万次。

7月11日,下午6点,在杭州余杭良渚博物院国际会议厅,《五千年良渚王国》新书发布会隆重举行。前一天刚从阿塞拜疆现场风尘仆仆回到杭州的刘斌,与余靖静、曾奇琦一同出席了发布会。

图书上市堪堪一周时间,新华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文汇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等媒体,以及众多网站、新媒体公号报道和推荐了本书;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纷纷要求出版社尽快发货、添货。作为国内首部良渚主题童书,《五千年良渚王国》的出版填补了良渚青少年读物市场的空白。

经过近一年的创编过程,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将良渚遗址丰硕的考古成果熔铸其中,通过水、城、玉三大板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将五千年人们的衣食住行娓娓道来。全书以中国经典的青绿主色贯穿首尾,将敦煌壁画艺术、汉砖艺术、现代漫画的元素融入创作之中,呈现出浓郁中国气质与现代童趣相融合的精彩效果。我们还约请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副院长、艺术家王小松教授,与刘斌分别从文图两个角度为本书撰写导读,助力孩子和家长更好地理解这本图画书。希望这本书能够带孩子踏上古国探秘之旅,感受中华文明源头之光。

借助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的契机,我们还努力将《五千年良渚王国》推向国际市场,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良渚文明,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最近常谈起印象很深的一个时刻,是印前与刘斌和余靖静最终讨论定稿的那天,大约晚上十点钟,刘老师送我们出来,细雨暂歇,地面略有积水,考古中心的长毛大狗在夜色里不见踪影。也许,五千年前的某个夜晚,在修水坝的间隙里,也曾有个良渚先民曾仰望同样布满云层的天空,呼吸着同样潮湿的空气。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图书,孩子们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时刻。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