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李铣诗集《月亮上有水》首发式在蓉举行

来源:文联 2015-05-10

近日,我省土家族诗人李铣新作《月亮上有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起诗歌界与评论界的广泛关注。4月25日上午,李铣诗集《月亮上有水》首发式在成都大学举行。成都市文联主席朱树喜,成都大学党委副书记宋辉,副校长唐毅谦,成都市文联人事处处长刘勇,成都市文联《成都文艺》杂志编辑部主任、诗人桑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马及时,诗人王国平、马明林、何民、汪浩等参加了首发式。

首发式上,成都大学副校长唐毅谦致辞。他对成都大学涌现出李铣这样优秀的学生表示由衷的高兴,对李铣诗集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期待成都大学走出更多优秀诗人作家。成都大学校友代表陈晓兵在发言中深情地追忆了与李铣一同读书的岁月。青年作家、诗人王国平发言说,从李铣的作品中,深切地体会到,诗歌不应该只是古人们的艺术高地,更应该是当今时代的精神家园。生活中时时有诗,处处是诗,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温暖细节和微小感动,同样是直击我们内心的诗。李铣诗歌文本对当代诗歌创作具有诸多启发与现实意义。诗人代表马明林做了发言,并深情地朗诵李铣的诗作以示祝贺。

首发式上,成都市文联主席朱树喜做了重要发言,他指出,健康有益美感的文学作品在新形势新常态下弘扬着社会的正能量,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李铣的诗歌创作和诗歌作品无疑是属于此类的,应予倡导推广。最后,作者李铣致答谢辞,并向与会领导和嘉宾赠送了诗集。

 

 

据悉,李铣祖籍重庆秀山,生于四川成都。他幼承家学,在其父亲、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著名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的熏陶和教诲下,打下了扎实的人文科学基础。青年时代,他受教于成都大学白敦仁、钟树梁、谢宇衡诸位古典文学专家,接受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学术训练。而他自己在生活与工作中,又坚持学习了大量新文学作品,为他的诗歌奠定了丰厚的人文素养。写诗三十多年来,李铣以细腻的笔触、温润的笔调、清爽的笔法、灵动的笔风创作了作品两百余件,用诗歌展示了一个关于人性人生和社会生活的诗的世界。先后结集出版有诗集《感动》《歌声从天而降》,主编有《廖永德纪念文集》等。

《月亮上有水》是李铣的第三本诗集,收入其近作和旧作精选共计90首,分为七辑:或行旅感怀,望月兴叹,如“第一掬水:诗稿上的山河”; 或对景抒情,托物寓志,如 “第五掬水:天庭里的歌声”;或回味青葱岁月,咀嚼现实的苦涩,如“第二掬水:笔尖下的地气”,“第六掬水:抽屉里的旧诗”;或留连光景,感叹岁月,如“第四掬水:指缝间的节气”;或恋亲忆旧,怀人伤时,如“第三掬水:流水中的时光”。 诗集由著名诗人木斧作序,并收入马及时、肖云、林科吉、王国平等数人评论。对李铣写作史进行了理性梳理和对其诗歌进行了诗意解读,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阅读和理解李铣其人其诗。

   

                                                    (文图提供/李铣、王国平   编辑整理 / 桑眉)

————————

相关链接:

带着思想的锋芒简洁地抒情

——关于李铣诗集《月亮上有水》的读与思

文/唐宋元

 

当许多人都在计较利益追逐现实的时候,李铣却注目着远方和诗,让我这个久不为诗的“曾经的诗人”心升温暖和感动。我一口气就将诗集初读一通;在几天的时间里,又反复再读,选读,有时还忘情地朗诵——可见我对这部诗集的喜爱。我问自己:诗集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是:“带着思想的锋芒简洁地抒情”。

我觉得李铣不是那种激情澎湃的诗人。他的诗,不以“煽情”为目标,不是一看就让你燃烧,却能让你“慢热”,并且越来越不能自已,让你产生“解读”的欲望,并且又是经得住“解读”的。我想,我这样说,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评价已经很高了。是的,很高,但我不是打胡乱说,我有我的理由。朗诵是读诗者的思索方式,感悟是爱诗者的特别战利。

首先,我自己阅读《月亮上有水》的过程就可以从一个方面来说明问题。早年读贺敬之、郭小川的诗,后来又有叶文福等诗人毫不掩饰地说,我真的被燃烧了,跟着他们的诗情奔跑,自己也想变成激情洋溢的人。他们的诗风影响了很大一批青年人,语言明快热烈,节奏鲜明铿锵,明白如话不让人费解,当然也是诗意盎然的(我不同意说他们的诗“没有诗意”的观点,尤其是郭小川后来《雪和山谷》等作品更上一层楼)。任何一个时代,都是需要多种诗风同时并存,“各美其美”的。当年以一种诗风打压另一种诗风,在现在看来是不文明的行为。但现在再以一种诗风去打压另一种诗风,当然也同样不文明。李铣的诗与他们的诗风是明显不同的,虽然李铣也有一些类似那种“直抒胸臆”之作,但从总体上看,李铣与“热烈抒情,明白晓畅”的诗风显然有别。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朗诵他的诗,但这种朗诵与朗诵贺敬之完全不同,朗诵时得到的个人体验也完全不同,朗诵李铣不会燃烧和奔跑,朗诵李铣,是因为我需要咀嚼,需要思考。为什么,因为他的诗有时不是看一遍两遍就“明白”的。我朗诵,是因为我思索。在声音、节奏、韵律和语意间思索。

作为读者需要思索。因而肯定地,我联想到诗人李铣写诗时也不是让自己激情飞扬,豪兴难抑,“跟着感觉走”,我觉得李铣是跟着思索走,同时他又比较好地把握了一个“度”,在理性思索和感情奔放之间,他以意象的捕捉、选择、表达为准绳,有效地控制了自己,让自己没有因为思索的理性而失却诗意,也没有让自己因为情感的燃烧而放逐理性。这也是一种所谓的“戴着脚镣跳舞”。显然,在自己的方式和习惯中,李铣已经获得了某种自由。有诗为证——

   李铣的《子花》是一首仅有十行的短诗,不妨全文引在这里:

依然盛开在往昔的风中

病中的我,嗅不到它的芬芳

近的太远

拥抱成为今生的期待

鸟儿明白眼下一切

望穿秋水的不仅是我

苍白的花影后

一只暗箭

射中伤口,使未能表达的心事

喷涌出来

   读这首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能一下子就感觉到它的“现代”气息。的确,这是一首从精、气、神上都充溢着现代精神、现代味儿的“现代诗”,有着明显的“现代派”诗的特点。虽然也是咏一物而抒己情,但若是将它归入“咏物诗”的传统,我想许多读者都会觉得我很冒失。是的,它不是一首一般意义上的“咏物诗”,而是巧借传统“咏物诗”之形名,进行着创新“现代诗”之探险。

   这种探险,首先表现在对传统咏物诗的突破之上。

   传统的咏物诗,诗歌意象与所托之志水乳交融,一般来说也是明白晓畅,让读者从其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开拓上产生惊奇,从而得到启悟和美感享受。读这样的诗,思想和情感所获往往同时而至,如饮甘醇。比如于谦的《石灰诗》:“千磨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如果不看标题,也许读者稍微会觉得费解一些,但诗人所拟的标题,既是“泄密”,又是“画龙点睛”。这里,题和诗浑然一体。虽然所有一切“和盘托出”,但从意象选择的独具一格和兴意寄托的独出心裁,以及二者的相辅相成、如影随形,故而这种“和盘托出”,虽然很是直接,但是它直而不露,直而不白,虽然明白晓畅,一读便懂,但是意境深厚,味道十足,诗意醇美而隽永,全在其立意崇高。

   李铣的这首《子花》是一首现代咏物诗。它从传统咏物诗的裔胞脱胎而出,但它的表现手段却不相同。第一,它不像《石灰诗》那样句句都从石灰这一意象出发,句句都并不描画主题意象的外形体貌等等,将笔墨集中于意象内蕴亦即诗人所寄的情感与精神内涵,而是从意象开始,很快便生发、跌宕开去,以简洁、平易但不无锋利的词语描写“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我想,仅仅十行的短诗,其前四行,我借用海岩的一部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剧名来概括,大多数读者恐怕不会太责怪我。换得是我,也许就像于谦那样,从意象子花的洁白、芳香起兴,句句围绕着这个特点直抒己意,点染心中寄托,写出一首传统意味十足的“新诗”也未见得。李铣知道自己必须另辟蹊径。他没有句句围绕意象写“神”画“魂”,而是大胆离开,借用“赋比兴”之一的“赋”之手段,以叙写代抒情。这样一来,很有可能将诗写得很长,但李铣没有,他虽然突破了传统手法,但他又能够对自己实行高度控制,不让诗成为流水账。第二,诗既短小,又非句句写神,如何能够达到立意高而寄托深?李铣的办法是力求在简短中创造丰富,故而他采用了(也许他写作时并未想到有意要“采用”什么手法)“扩大时空跨度”和“揭示矛盾冲突”这两种艺术手段,从而使诗意在叙写中充分发酵,导致最后虽然酒缸不大,但却酒味亦即诗味醇浓、芳香弥久。子花为何“盛开在往昔的风中”?“往昔”到诗人写诗的时候究竟有多长?“往昔”的“风”是什么风,与今日之风一样不一样?“暗箭”为何要射中“伤口”?是谁施放的“暗箭”?射中的是谁的“伤口”?为何它又“使未能表达的心事喷涌出来”?李铣的十行诗中,可谓处处有玄机。诗之妙,往往就在这些玄机之处。新诗因“玄”而增意,因“玄”而引人颇费猜详。但你又分明会感到,十行诗像一出生活的戏剧,在你的想象中有声有色地展开。

   这里,李铣的《子花》作为“现代”咏物诗而与传统咏物诗的显著区别就呈现出来了。除了手法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二者在美学特征上的分野。《石灰诗》的美学特征是“显”,在单一中见深度和高度;《子花》的美学特征是“隐”,在多义中求丰厚和内涵。

   为什么说《子花》是多义的?不仅是基于我个人读诗的感受。这确实不是一首让人一读就能明白了然的新诗。前面说过,贺敬之的《放声歌唱》、叶文福的《将军,你不能这样做》是诗味浓郁的,但它们都是让人一读就能明白什么意思、并且只有一种意思(或者说大多数读者都会得出同一种意思)的。这种类型的诗,其诗意的创造也是不容易的,至今无人达到他们的高度,也许就足以说明一切了。我也不是说李铣与这二位诗人就是一个“量级”的诗人,我是说《子花》的诗意与二者是不同而殊异的。我把《子花》作为一首以咏物诗的面目出现的爱情诗来看待,但不同的读者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文学修养出发,完全可以得出另外的看法,这也是十分正常的,有道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同一个道理。是的,我个人读《子花》,也不是一下子就“懂”,而是读了数遍,经过猜详方得感悟的。“直白”可以有深意,“隐晦”也可以有深意,这是两种迥异的诗美形态——个人认为,不能以一种诗美去排斥另一种诗美,必须排除的是,没有深意、只有直白的“直白”、只有隐晦的“隐晦”。不能只要白居易,或者只要李商隐,不能因为白居易而排除李商隐,也不能因为李商隐而除白居易。诗美的形态还更为丰富多样,比如也不能只要杜甫或者只要李白,也不能因为李白而排斥杜甫,也不能因为杜甫而排斥李白,如此等等。

   《子花》让我思考李铣诗歌创作的根基。我认为李铣的诗歌创作是“其来有自”的。他的诗,是从我国深厚诗歌传统上开出的新的花朵。从古典诗歌和广义的现代诗歌即“新诗”创作传统和诗人等方面,都可以找到李铣的前辈。来自传统,在传统基础上走自己的创新之路,这正是李铣诗歌显现个性,或者说走向成熟的原因。任何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都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关于李铣的诗歌前辈,我想到了唐朝的李商隐和现代文学史上过去提得不多、但又不得不提的卞之琳。这是两位个性特点十分鲜明,但又有着相近的诗美特征的诗人。一言以蔽之,古有李商隐,“现”有卞之琳,二人的诗歌都是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共同特点都是“隐晦”或曰“多义”。李商隐的《锦瑟》,卞之琳的《断章》,一古一新,但其美学特征却是相当的“别无二致”。古诗用文言,其音韵格律甚至语词系统,都有相对严格的规定,人们面对《锦瑟》,虽然不懂,但不会说它“不是诗”。但“新诗”又叫“自由诗”,可以完全不讲音韵格律,而且是用白话文写之,面对《断章》这样一时叫人捉摸不透、大嚷“不知所云”的作品,有人就会说,这些“口水话”怎么会是“诗”呢?但真正懂诗的人说它就是诗,而且是诗中之诗——好诗。当时欣赏卞之琳的,可都是一时之不二人选,比如徐志摩,朱自清、沈从文、李健吾、李广田、废名……

   李商隐的《锦瑟》八行,卞之琳的《断章》四行,李铣的《子花》十行,我不是“别有用心”,要将李铣与李商隐和卞之琳相提并论,说他们就是一个等次的诗人,而是说李铣是他们的继承者同时也是发扬者。李铣的诗歌道路还是漫长的,而这三首诗在美学特征上是异曲同工的。《子花》其源也远,其师也优;李铣的诗其路也正,其格也雅。

   我以《子花》的分析来说明李铣诗歌的美学特征,这是他的一种主要倾向。这并不排除李铣还有一些另一样的诗歌。比如《城市歌者》等一些诗,就是让人一读则懂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中也包含着李铣写诗的优点,他并不因为直抒胸臆便作直白的喊叫。读李铣的诗,有时你可以感到“白话文”可以达到佛家禅意式的“偈语”:“做一件好事/心就比海更宽”(《一支烟的功夫》);有时你可为他对某种现实的断喝而心跳:“开发的一把火/烧掉了原生态/让习惯于打造风景的人/终被风景遗忘和湮灭”(《所谓古镇》);有时你可为诗句蕴含的童话风格而温暖:一滴水升腾致云,“不与破坏的台风为伍/只去擦亮/太平洋上的月亮和星星”(《女儿》);有时你会发现一些亲切得心颤的意象:“心中就始终有一块/美滋美味的凉糕”(《四川天气播报》);有的意象让你感到独绝而具有非凡的创造性:“转眼空杯长出白发/沉默的心如同沉默的酒/越放越醇”(《告别酒》);有时你会会心于语词运作方面的慧心:“既已燃烧/该放弃对峙和抵挡/并且/拒绝拒绝” (《点燃》)——两个相同的词并置于一行诗中,但词性不同,前为动词,后为名词,充分利用了汉语的丰富性和表现力。从这些例子,可以见出李铣在诗歌创作时的多方发力。他为“一读就懂”的诗作注入思想的、情感的、形象的、语言的……多种力量,使其“直”而不“白”,既明白晓畅,又耐得咀嚼。

在李铣一读就懂的诗中,其力度和深度特别让我感到某种“震撼”的,是那么简短的《致谭千秋》《爆竹》等作品。前者写抗震英雄,结句是那么铿锵有力:“物质坚持物质的腐烂/精神坚守精神的光辉”——它使我想到“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虽然它在形象方面不如,但其力度相当,已属不易,可以感到李铣的提升空间。《爆竹》也是一首咏物诗,李铣的开头写其在现实中的作用,显得较平,但他懂得“平中见奇”“平起奇出”的道理。所以,他紧跟着笔锋一转便进入哲理层面,平淡中立即奇峰突起:“其实与魔鬼打交道/何须冲天一吼/默默应对/也是一种选择。”笔触于此,意及于彼,诗之道也。李铣就是这样。我在结束此文时再申一次主旨:“带着思想的锋芒简洁的抒情”,并以此作为对于李铣诗歌的一个概括。

 

(《月亮上有水》,李铣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版)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