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作家裘山山透过珍藏的金庸字迹追忆大侠四川之行

来源:成都日报 2018-11-02

金庸为成都小读者写的寄语


2004年,金庸入川参加“名家看四川”活动,重头戏是在成都的芙蓉古镇参加“人文四川·名家论坛”。马识途、傅恒、何开四等四川文化名人悉数到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时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的裘山山也是其中的一位。裘山山和金庸在此次论坛上相识,她家中至今还珍藏着金庸写给自己儿子——一位“金庸迷”的一段寄语。“金庸先生对每位读者很热情真诚,是一位值得读者敬重的作家。”昨日,裘山山找出珍藏了14年的金庸字迹,向记者回忆起这段往事。

据了解,此次论坛上的话题十分宽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学、四川的人文、风俗、景观等,当然武侠小说是话题的重点。此次论坛主持人、时任四川省作协副主席的傅恒告诉记者,虽然金庸在论坛上的发言并不算多,但他听其他作家发言时非常认真,非常谦和。相比武侠世界中的金大侠,更像是一位慈祥的邻家大爷。这一点,当时与金庸面对面坐着的裘山山印象尤其深刻。裘山山说:“金庸先生看上去平和低调,在我讲话的时候,他一直笑眯眯的,让人感觉非常温暖。”

裘山山告诉记者,她并不是“金庸迷”,但她儿子非常喜欢金庸,细读金庸作品之余还会写下评论,“为此,我曾托香港朋友购买金庸的作品并请作家签名,然后再寄回成都。”裘山山回忆说,2004年那次论坛临近结束时,她借着这个珍贵机会,代正在读高中的儿子,向金庸表达一个书迷的仰慕。没想到金庸一脸欣喜,高兴地说:“真的吗?我很愿意读一读他写的评论。”见金庸如此爽快,裘山山赶紧问了一句:“那您能给他写几句话吗?”金庸一口应允,接过裘山山递来的纸笔,在纸上写下了一段话,送给自己的小读者:“多谢你对拙作感到兴趣,并作研究,如有作品,请复印寄给我:香港渣华道191号嘉华国际大厦明河出版社,我必回复。金庸,2004年9月27日。”裘山山说,她把金庸的寄语带回家后,被儿子当作珍宝一样收藏起来。“也许因为我儿子有些害羞,他始终没有把自己的评论寄出去,但金庸对他的影响一直持续着。”裘山山说,2016年,她的儿子出版了自己的文学作品。“虽然那是一次很短暂的接触,但金庸先生对读者的态度可见一斑。其实不只这一件事情,记得在四川期间,金庸经常会被读者认出来,他总会很热情地为读者签名,与他们合影。金庸先生作为一名在整个华人世界有着非凡影响力的作家,对待读者的态度如此热情真诚,也是他成为一代武侠迷榜样的原因吧。”裘山山说。

本报记者 李雪艳 受访者供图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