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青年诗人马嘶:“成都一直散发着诗歌的迷人气息”
一个是东方千年名城,一个是西方艺术之都。成都与巴黎,虽遥隔万里,却在精神气质上有诸多共通之处。
10月11日至15日,“2018·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成都与巴黎诗歌双城会”将在成都举行。10多位法国诗人、30多位成都诗人、40多位国内诗人,以及20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诗人将齐聚成都,总共100多位中外杰出诗人参加。他们将以诗为媒,畅谈文艺与人生,城市与世界,历史与未来。
举办到第二届的成都国际诗歌周已经是社会层面的文化事件,本届诗歌周更是将主题聚焦“成都与巴黎”两座同样优雅而浪漫的城市,让诗歌与城市,文学与地理,产生深层度的互动。
在5天的日程里,参会诗人们将会举行研讨会、朗诵会、新书首发式、实地踏访校园、博物馆、熊猫基地、音乐公园、特色古镇,全方位近距离感受成都这座城市的诗意文化魅力。
这是成都与巴黎这两座城市,首次以诗为媒牵手,诗歌双子星座将迸发出令人期待的璀璨火花。
那就让我们先来听听诗人们对这一优雅与浪漫交织的盛会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评说吧。
“成都和巴黎都是很浪漫迷人的城市,如果我和法国同行聊到成都,我一定要让他们明白我们骨子里的生活态度。”
这次成都国际诗歌周吸引了不少本土优秀青年诗人参加,马嘶就是其中一位。10月10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马嘶谈到了本次诗歌周的重要性,以及成都诗意生活对普通市民甚至外地游客的影响。马嘶说:“成都这个城市一直散发着诗歌的迷人气息,这是生活上传递出来。这座城市在发展,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这也和诗歌当代性相匹配。成都的诗意生活从古至今,延绵不绝。”
马嘶是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2013年由《星星》诗刊评选为“四川十大青年诗人”,不仅写得一手好诗,而且还建了一所文艺清新的三径书院。这所书院位于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他说,自己一直以来就有一个“书院”情结,希望这里能建设成有个性返璞归真的文化村落,也希望娃娃能在田野和书院里长大。
“成都最近建设了不少绿道,自然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重要,我的书院也修在山水之间,这些都是诗意的体现。”马嘶说。在这位诗人眼中,从古至今,蜀人在文学诗歌方面都有强大的基因和传统,“唐宋时期,李白、杜甫和苏轼都在四川留下很多诗篇。而在新诗时代,成都也是全国诗歌重镇,成都和北京是中国诗歌界的两个高峰城市。”
马嘶认为,现代诗歌和城市气质有密切关系。“仔细琢磨,会发现这个现象很迷人,诗意和市民的生活习性、脾气、文化修养有关,这是一个传承,成都这个城市一直散发着诗歌的迷人气息,这是生活上传递出来。成都老百姓的安逸和悠闲没有哪个城市能相比,成都人对生活充满喜爱,把生活当成生活,比如一出太阳大家就跑出去喝茶,类似这样充满人情味和细节的地方还有很多。”
成都作为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马嘶觉得这也是因为成都的诗意生活对外地人有着强烈吸引力。“除开诗歌,成都的音乐和绘画领域也很强,比如当代艺术,活跃着像何多苓、周春芽这样一大批优秀艺术家。此外,成都城市建筑的形态也很有诗意,充满情调。”
这次国际诗歌周要来很多法国诗人,马嘶笑着说:“成都和巴黎都是很浪漫迷人的城市,如果我和法国同行聊到成都,我一定要让他们明白我们骨子里的生活态度。”
这次诗歌周收录了马嘶新近完成的作品《夜晚诗》,马嘶写道:“我们骑着蓝鲸在天空翱翔,是行之——他紧紧抱着我;他偶尔梦中明亮的尖叫,让我重新回到婴儿的扑腾。”马嘶说:“这首诗写于今年七月,呈现了人在城市里最本真的东西,在那个酷暑难熬的夜晚,我特别想回到一种安静纯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