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高腔》即将在蓉上演
原生态讲述川北农村脱贫故事
话剧《高腔》即将在蓉上演
本报讯 (记者 李雪艳) 本月10日、11日,由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扶贫移民局指导,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重点打造的话剧《高腔》,将在成都锦城艺术宫隆重上演。据了解,这是四川首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题材的大型原创话剧。今年5月以来,该剧在达州、宜宾、内江等地巡演,收获好评不断。
话剧《高腔》改编自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室主任马平的同名小说。该剧以两个贫困户在化解宿怨的过程中寻觅产业发展之路为主线,讲述了信仰坚定、勇于担当的下派干部,与帮扶干部一起,带领花田沟群众,克服种种困扰,向贫困宣战的动人故事。
对于脱贫攻坚这样宏大的现实主题,话剧《高腔》如何让普通观众喜闻乐见?该剧出品人、编剧之一李扬舟介绍,剧中,四川特有的文化元素贯穿始终,演员均使用川北方言表达。在人物塑造上,除小说《高腔》中塑造的米香兰、丁从杰等人物形象外,话剧还加入了村民“群像”,“以米三斗为代表的村民‘群像’的塑造既为该剧增添了轻松幽默的气质,又增强了全剧的风格感,他们展现出的川人乐观的生活态度,让观众很有代入感,也更生活化。”李扬舟说。
在该剧导演王根看来,这部与农村、农民及土地密不可分的戏,在舞台上进行了形象、艺术地呈现。就连在农村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条凳,也被运用到舞台上,条凳在舞台上变化出农村坝坝会的会场、果林、乔迁新居宴客的席座等,拉近了舞台与生活的距离。王根告诉记者,下一步,他希望增强该剧与川剧的跨界,“比如主人公米香兰可以用一段高腔代替人物独白,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