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18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启幕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6-09

2018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启幕

盛会为媒 为都江堰乡村振兴和天府文化注入新动力



诗歌节

美丽的川西林盘


秧苗青青、蛙鸣阵阵,川西坝子的田园深处,薅秧歌此起彼伏的乡野地头,历时四届的川西盛会品牌——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正式启幕。

拂衣挽袖、诗歌声起,相约三两好友共漫步,应邀五六同行齐赋词,川西林盘上演天府文化的深情演绎,盛会为媒,千年古蜀胜地正焕发着“新动能”。

一席文化的盛宴,一场诗歌的归来,对正努力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都江堰市,有着怎样的价值?

都江堰相关负责人如此认为,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的开幕,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鲜活阐释,更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田园综合体建设、都江堰精华灌区恢复、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和保护川西林盘,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提升城市形象,努力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生动实践。

从柳街之变

看都江堰乡村振兴战略之行动

核心提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中心任务,扎扎实实实施好。

“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中国(都江堰)诗歌节的发源地柳街就是一个生动实践。四年前,柳街还是都江堰市的一个偏远乡镇,坐拥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却未经深入挖掘,发展“乏力”。近年来,通过探索乡村旅游创新,推出“柳街田园诗歌节”,不仅让柳街有了“田园诗歌小镇”的独特定位,而且还提升带动了旅游产品层级提升。如今,田园诗歌节已成为一个在全国文化旅游领域广有影响的品质盛会,柳街在相继荣膺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诗歌之乡”和“中国田园诗歌小镇”,其柳街薅秧歌又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授予了“成都市非遗特色小镇”和“川西林盘之乡”。

柳街的乡村振兴之路,只是都江堰的一个缩影。日前,都江堰市发布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行动计划》,这个涵盖了全域乡村规划提升行动、特色镇建设行动、川西林盘保护修复行动、都江堰精华灌区(田园综合体)建设行动……共计十三项行动、五项改革的行动计划,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积极践行城乡融合、三产融合及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持续聚焦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建设,不断加大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力度,努力培育文明乡风,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努力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都江堰市将通过实施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工程,抓好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改革,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化为物化投资、形象进度,使现代城乡规划更加完善、城乡功能布局更加优化、新型城乡形态更加凸显、现代农业生态圈加快构建、新型城乡社区治理更加有序,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社区治理、公共服务融合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最终达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都江堰市委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以盛会为媒

寻天府文化的都江堰深情演绎

核心提示:去年,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首次提出发展天府文化,让天府文化成为彰显成都魅力的一面旗帜。力争通过5年努力,推动成都文化事业和文创产业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扩大世界文化名城影响力……

夕阳西下,大地金黄,发源于柳街镇邬家坝、七里坝,延续和传承了300多年的“柳街薅秧歌”又在七里诗乡的稻田里唱起来。这些曾经风靡成都平原,盛传岷江流域的“柳街薅秧歌”吟为诗、唱为歌,信手拈来,现编现唱,男女老少都参与,具有大众化、广泛性的特点,口口相传,代代相授。在现场,近百农民一边劳作,一边歌唱,仿佛又回到了鸡犬桑麻、诗酒田园的时光。

盛会为媒,这是中国(都江堰)田园诗歌节的现场,更是天府文化在这座千年古城的深情演绎。

如果说天府文化是成都城市文化的一面旗帜,那么都江堰定是这面旗帜上最不可或缺的璀璨明星。李冰修建都江堰,开凿二江,既通过外江分流解决了岷江水患,又依靠内江将航运、灌溉和生活等所需的江水源源不断地送入成都平原,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完备的水利灌溉网络,形成了以成都为核心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区,保障了良好的农作物种植条件,成都平原自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其《隆中对》中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已将“天府”之美誉冠于成都平原。从李冰治水到刘备治蜀,经过四五百年的积淀,成都平原最终取代关中,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更是以史的形式郑重其事地记载蜀之为国“地称天府”。成都平原与“天府之国”结下了1800多年的不解之缘,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而李冰治水的都江堰,更应是“天府文化”的核心所在。

天府文化的都江堰演绎,有哪些“组合拳”?据悉,按照“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的要求,都江堰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深度挖掘以“山、水、道、熊猫”为代表的天府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一批传承历史文脉的特色街区、建筑群落,推出一批具有文化印记、地域特色的文创旅游商品,建成张大千、南怀瑾等名人文化博物馆,构建文博旅游、音乐旅游为重点的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坚持文旅融合,促进“旅游+文化”“旅游+音乐”“旅游+体育”蓬勃发展,建设传承和弘扬“天府文化”……

“山、水、道、熊猫”之外,丰富的都江堰本地文化如何挖掘?据介绍,“清明放水节”“青城武术”“洞经音乐”“柳街薅秧歌”“聚源竹雕”等非遗文化通过保护传承,也在焕发新的生命力。都江堰市正计划包装打造“青城山大道演艺团”和“青城洞经古乐团”,传承发展洞经音乐,开设琴馆琴社,开发与古琴相关联的文化衍生品,把青城山打造成川派古琴艺术的聚集地。推出道家养生食谱、道家武术音乐、养生文化、书画等文化资源,进一步打造形成独特的青城山道家文化产业……

在都江堰作家王国平看来,都江堰这座城市历史文化非常丰富,文化积淀厚重,挖掘这些文化资源,就能形成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文化推动力。

立旅游名片

川西林盘保护的都江堰实践

核心提示:省、市有关领导在都江堰调研时曾指出,川西林盘是天府文化、成都平原农耕文明和川西民居建筑风格的鲜活载体,具有丰富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

“诗书耕读林下,炊烟连着枝桠。花落白墙青瓦,依稀旧时人家。”在都江堰市柳街镇金龙社区黄家大院林盘内居住着百余户人家,正如院墙上一首小诗描绘的,黄家大院保留着传统川西林盘朴素静谧的风貌。白墙青瓦,茅檐草舍,独具特色的黄家大院经过林盘的有机更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宜居宜游之地。昨日下午,闲暇时光,漫步在黄家大院,著名诗人舒婷和詹澈很是感慨,“真的没想到川西林盘保护得如此之好。”“这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真正诗酒田园。”

川西林盘保护的意义何在?从去年成都市委在调研都江堰时提出的具体要求可见其重要性。成都市委提出要十分珍惜和大力保护,坚持以绿色田园为本底、以自然山水为映衬、以天府文化为内核,加强外部风貌塑造和内部功能提升,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整治,系统规划打造一批形态优美、特色鲜明、魅力独具的川西林盘,努力使川西林盘成为成都旅游的亮丽名片和田园景观的璀璨明珠。要深刻认识都江堰精华灌区的文化价值、景观价值和旅游价值,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以水系渠系为脉络,对整个精华灌区进行系统规划梳理和开发利用,充分放大都江堰对全市旅游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出台以后,都江堰市青城山镇王家院子林盘、大观镇问花村林盘、石羊镇朱家湾林盘等十个林盘首批入围。对标于此,按照“乡土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原则,目前,都江堰市正加快推进川西林盘保护和修复,建立健全川西林盘生态文化资源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打造一批形态优美、具有 “乡愁”记忆,功能复合的现代川西林盘,努力使川西林盘成为都江堰旅游的亮丽名片和田园景观的璀璨明珠。

此外,根据《关于加快促进农村生态文态价值高效利用统筹推进川西林盘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都江堰市提出,要深挖川西林盘内涵,充分展示川西历史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发达的自流灌溉水系水文化。在科学保护林盘生态本底的前提下,植入现代元素,发展多元化、功能复合型川西林盘。通过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深挖林盘历史文化价值,鼓励社会企业和个人参与林盘打造,提升川西林盘配套服务功能,探索设立川西林盘专项保护基金等举措,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打造45个(2018年打造10个;2019年打造15个;2020年20个)各具特色、错落有致、功能互补,可参与可体验可进入、吃住娱游购商行于一体的川西林盘聚落。

图片由都江堰市提供 摄影:何勃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