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著名诗人汪国真凌晨去世:习近平曾诵读他的诗

来源:搜狐文化  2015-04-26
著名诗人汪国真
2
著名诗人汪国真 [保存到相册]

   26日凌晨2:10,诗人汪国真因病不治于北京逝世,互联闻网上哀之者众。汪国真的诗作在80、90年代曾影响了许多年轻人。习近平主席曾引用他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我们无法相信 更不可能接受 历历往事 就在眼前 我们无法遗忘 根本就不会忘却 音容笑貌 淳淳教诲 岁月如此无情 何来妙手回春 天妒英才 只怨我辈无能 长叹人生百十岁 我恨人生六十载。”这是网上第一条关于此事的微博,发布账号为“汪国真工作室”。

   在2013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脱口而出的诗句:"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正是出于汪国真之手,而这句诗更曾风靡几代人。汪国真自称其创作得益于四个人:李商隐、李清照、普希金、狄金森(美国)。追求普的抒情、狄的凝炼、李的警策、清的清丽。

  搜狐文化独家连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以及著名军旅诗人、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王久辛,对汪国真先生一生的创作,做了回顾。

   谭五昌:“汪国真热”源于9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迷惘

   汪国真先生的诗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青年学生与诗歌爱好者中间广为传播,从某种意义上影响了一代人。从更宽广的层面来看,汪国真对当代中国诗坛的主要贡献在于通过他的诗歌作品唤起了大众对诗歌的热情,对当代诗歌的普及化教育作出了他个体性的贡献。从创作角度而言,我认为汪国真先生的诗歌写作属于典型的青春写作,他的诗歌审美风格质朴、真诚、清新、亮丽,整体方向属于青春性质的抒情,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汪国真属于流行诗人,自然与那些以难度写作著称的中国现当代诗人分属于不同的评价体系。

   我最喜欢的还是汪国真的代表作《热爱生命》,它写得热情充沛,又有生命的哲思感悟,年轻人普遍会比较喜欢这首诗。去年年底,我和汪国真先生一起在广东清远参加诗歌节,国真兄还深情背诵了这首诗。作为朋友,对他的离然离世,我表示震惊与怀念。

   汪国真的诗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掀起一股热潮,是因为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给国人带来普遍的心理上的失落与迷惘,而汪国真的抒情诗歌温馨又励志,恰好及时地充当了当时社会大众普遍急需的精神安抚剂,汪国真热的出现有其时代的必然性。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大众文化日益强势崛起,人们精神消费的方式空前多样化,尤其是娱乐精神的泛滥,让大众对诗歌的兴趣日趋冷淡,因而诗歌的边缘化便不难理解,诗歌小众化己是不争事实,但其实这是诗歌的常态,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依然保持着活跃的态势。

   王久辛:汪国真作品代表了中国诗歌的底线

   汪国真诗歌有三个精神向度。第一:青春。他对当代的高中生,以及大一、大二的学生是有意义的。他诗中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书写,充满了阳光、友爱和温暖的情感。第二个向度是:励志。比如他诗歌里有"要嫁就嫁给成功"、"要输就输给追求",类似这样的警言名句,在汪国真的诗歌里俯拾皆是。对青春少年们来说,有一种很给力的鼓舞。第三个向度:温暖。比如对友情的美好,是给了很多笔墨书写的。这在高中生面临高考、大学生面临新的陌生环境时,那种友情的抒写,特别重要。而这种抒写当下很少。

   汪国真的文学,是在朦胧诗之后,是对朦胧诗的反驳。他畅达,通晓,明白,一点儿也不晦涩,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符合当下青少年的接受心理。为什么上百万、上千万册的印刷?评论界批评人家浅薄,但是青少年不看文学评论,就认同汪国真。这是需要文学评论领域反思的。究竟怎么认识汪国真?应该把汪国真的去世,当做对现代文学的一个提醒。提醒我们,文学除了批判、干预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外,底线在哪里?为什么被千百万人喜爱的诗人,为什么评论家和理论家关注不够?汪国真诗中的青春、励志和温暖的三大向度,和不久前热播的路遥先生作品中的直面现实、直面苦难、直面人生精神,是高度暗合的。

   在汪国真成名同期,还有三个现象值得关注。第一,是琼瑶热。第二,是席慕蓉热。第三,是梁凤仪热。这三股热流,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是和路遥热、汪国真热,精神一致的。比如梁凤仪小说《夜色阑珊》,能读到现代西方文明的新型社会形态,对今天的中国如何产生重要作用。汪国真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的。我们应该把他放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客观公正的给汪先生一个定义,而非人云亦云。有人说中国社会里,诗歌逐步被边缘化,但实际上中国诗歌一直在现场。就在昨天,石家庄有一个公墓,邀请著名诗歌评论家陈超先生安葬在那里,给了一块地。同时也是民间诗人卧夫一周年的忌日,很多诗人都去纪念他。还有我写南京大屠杀的一首诗歌,截至今天,还有人在留言和评论,诗歌一直没有从社会里缺席。

   1990年,我和汪先生在作曲家方兵家里见了面,是方先生介绍我们认识的。他的一个歌曲,由汪国真先生作词。之后我在中国几届诗歌节里,都跟汪国真先生有所相遇,我们很友好的寒暄握手,但遗憾没有私交。我认同他对中国新诗的贡献,我希望大家认同他的价值。诗歌固然要有批判的。但批判完了之后,我们还是要肯定一些东西。我认为中国诗歌的底线,就在汪国真这里:青春、励志、温暖。最基本的底线,我们还是要守住。

   汪国真简介:

   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当代诗人、书画家。

   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 1984年第10期上发表,后经《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先后转载。1985年起将业余时间集中于诗歌创作,期间一首打油诗《学校一天》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的专栏撰稿人,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2005年始,他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赠送外国政党和国家领导人。2005年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主任。

   2015年4月26日凌晨两点十分去世,享年59岁。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