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醉心舞蹈60年 冷茂弘昨日仙去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1-24

中国舞蹈艺术卓越舞蹈家冷茂弘(资料图片)

《快乐的罗嗦》是很多人记忆中长存的一抹亮色,1959年首演就引起极大轰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一时,全国人民都在跳这支舞蹈,曾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的最高荣誉。记者昨日从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获悉,20日下午,《快乐的罗嗦》编导、中国舞蹈艺术卓越舞蹈家冷茂弘在成都家中逝世,享年80岁。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冷老家中,女儿冷杉告诉记者,父亲这一生,不仅关心四川民族歌舞,还尽可能扶持民族歌舞人才,“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让四川民族歌舞薪火相传,更加闪耀。”冷老在从艺60周年时,曾许下心愿,计划编一个群众舞蹈提供给文化馆,激励更多的人参与跳广场舞。冷老这一心愿,也将是对后来者的重托和寄予。

群众自发从外地来悼念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冷茂弘家里,冷杉向记者回忆起父亲去世的情景,“父亲平时就有高血压,不过一直控制得很好,前天下午突然发病,尽管送进医院救治,还是没能挽救他的生命。下午3点45分,他永远地离开了我和妈妈。”

从凉山到成都省歌宿舍定居后,冷老再没搬过家。他的很多作品在这里出炉,他和妻子因舞结缘,在这里并肩战斗,他的学生从这里走出……这里有他熟悉的练功房,有他熟悉的圈子……冷老已经把他的一辈子留在了舞蹈中。结婚50年来,在妻子文永侠的眼中,丈夫是一个单纯的人,“他没有其他的嗜好,就算退休也从没歇下来,一门心思放在歌舞上。全国、全省的舞蹈新作大赛我们都要看,一边看我们一边就讨论,这个节目好在哪里,那个节目又有什么问题。不管是不是专业的歌舞演员,找他学习的,他都一定帮助,从来不计报酬。今天(22日)的追悼会,我们没有通知外人,但全国各地都有人来。还有一位拄着拐杖,从外地来悼念。其实我不认识他,他说自己是一个剧团的,曾经受过冷茂弘的帮助。”

在新中国舞蹈的光辉史册中,冷茂弘的名字不可忽略,冷茂弘出生于1938年,四川南充人。1951年参加凉山部队文工团,1959年调入四川省歌舞团。从艺60多年来,先后创作了《快乐的罗嗦》《康巴的春天》《火车飞来大凉山》《观灯》《巴蜀歌舞》等脍炙人口的舞蹈经典作品。其作品以鲜明的民族风格、生动的舞蹈形象葆有独具个性的创造力,而且一经上演就广为流传。《快乐的罗嗦》被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观灯》入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提名。2009年,中国舞协授予冷茂弘“中国舞蹈艺术卓越舞蹈家”荣誉。2012年被授予“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

退休后再出山重塑经典

每位看过《快乐的罗嗦》的观众,都会身不由己地想动起来,冷茂弘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谈过这个作品的诞生过程。他说,这是他第一个创作高峰的代表作。“彝族人民解放后,这片沉寂了多年的土地到处都是欢笑和歌声。于是,我的脑子里逐渐浮现出一个生龙活虎的形象:‘他’热情奔放,朴实爽朗;‘他’参加民主改革大会时愤怒而激动;‘他’歌声嘹亮,劳动竞赛中获胜时发出爽朗笑声……这个‘他’越来越具象,逐步凝聚成这样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独特性格及崭新面貌的彝族青年形象,让我冲动得要通过舞蹈表现出来。这个作品是一种感性的再现。”

冷茂弘以彝族的祭祀舞蹈“瓦子嘿”为基础,选取了彝族祭祀仪式中一些动态特征——“拐脚步”“荡裙”……确立起该舞的基本风格,那贯穿全舞的手、脚超常化地快速摆动, 则是自由心灵的展现。舞蹈和着单纯而独特的彝族曲调,以彝族特有的方式呼叫着,表现出一个民族发自内心的狂喜!

近年来,冷茂弘虽然从舞蹈一线退下来,却始终牵挂、关心着巴蜀歌舞事业的发展。2007年央视春晚,《快乐的罗嗦》和《鄂尔多斯舞》《花鼓》《喜送粮》这4支“20世纪华人经典舞蹈”跳上舞台,冷茂弘为此出山,重塑了一个时尚、创新、现代的《快乐的罗嗦》。春晚现场,《快乐的罗嗦》欢快的节奏、炽热的情感、奔放的情绪和强烈的感染力,依然打动着每位观众,不少年轻观众忍不住热烈鼓掌叫好:“太新鲜!”“太好看了!”

本报记者 陈蕙茹 李雪艳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