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俄罗斯艺术家交流作品展亮相市美术馆
丝路艺语,相约蓉城。昨日,《丝路艺语——中国、白俄罗斯艺术家交流作品展》在成都市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共计38人参加,近60件作品参展,展览将免费向公众开放,以艺术的形式向蓉城市民展示成都文化交流的新举措、新气象。
中外绘画精品同台展出
策展人何红英表示,绘画艺术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白俄罗斯不仅在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领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其绘画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成为中国油画发展的风向标。如今,成都是公认的中国当代艺术“第四城”。为彰显“天府文化”的时代风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2017年作为中国白俄罗斯部省对口合作项目的子项目,由明斯克中国文化中心、成都市文广新局主办,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成都画院具体承办的中国、白俄罗斯两国艺术家互访及艺术创作活动。9月22日至30日成都艺术家赴白俄罗斯开展了为期9天的采风交流活动。12月3日—14日,白俄罗斯4位艺术家进行回访,他们在成都进行参观采风、交流创作,并参加后续工作,完成后将对2017年部省合作相关白俄罗斯项目做年度性总结,并编辑出版《丝路艺语——中国、白俄罗斯艺术家交流作品集》。这不仅是中国白俄罗斯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见证,更是承载两国、两地友谊珍贵的纪念。该项目将通过川蓉艺术家赴白俄罗斯进行艺术交流、艺术采风、互访活动及艺术展览,进一步加强两国的互动交流,共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
展览分为四大板块:艺里(白俄画家作品)、艺外(采风团、特邀画家作品)、艺约(中白合作作品)、艺聚(部省合作项目汇报图片展)。
中白艺术异曲同奏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画家、艺术评论家,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永强告诉记者,此次展览既是“一带一路‘天府文化周’暨白俄罗斯之秋·成都艺术家采风行”的汇报展,又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中国和白俄罗斯艺术家的交流展。除了张国忠、何红英、吴永强、邱光平、龚利平、王梦雪六位采风团成员创作的白俄罗斯采风作品外,本次展览还特别邀请了中国成都与白俄罗斯的著名艺术家参展。其中,白俄方艺术家包括白俄罗斯美术家协会主席西特尼察·雷戈尔·谢苗诺维奇,曾获白俄罗斯共和国“精神复兴”总统奖的艺术家苏沙·亚历山大·谢苗诺维奇,职业画家亚历山大·扎巴夫奇克,女性画家尤莉娅·涅夫梅尔日茨卡娅,他们在白俄罗斯艺术界有着崇高的声望。中方艺术家包括马一平、何多苓等30多位艺术家,他们对广义上的俄罗斯文化有着情感上的渊源。
进入现场,展墙上这些厚重而灵动的作品,不仅凝铸了艺术家的心血,也提供了一个缩影,形象地表征着艺术超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对沟通和表现人类心灵的有效性。
来到展场,观众也许会对众多风景画留下特别印象。这些多彩变幻的作品捕捉了天地的表情,奏出了大自然的乐章。在这些主要得之于自然现场的作品中,其鲜活的写生感令人辨认出艺术与大自然的本真联系。展场上的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构成了一条充满异国文化想象的绘画长廊,反映了他们对北方异国诗意的怀想。在这些作品中,川渝绘画以其固有的乡土传统,将乡土之思托付为对异国题材的孵化。
吴永强说,本次展览并未将自己封闭于传统的写实主义,不论来自中国还是白俄罗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的作品摆脱了直接视觉经验,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扬起了想象力的翅膀。不但象征、表现手法被大量运用,而且观念符号也见之于画面。这些作品将丝绸之路上的艺术交流的文脉从昨天引向今天,并眺望着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