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年代感”“95 后”作词也走心
目前,电视剧《我的1997》正在热播,作为一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的献礼剧,该剧剧组可谓是“细节控”,除了服装、道具、场景较真外,音乐制作也是精益求精,给观众带来满满的年代感。
音乐选择暗含“心思”
该剧的片头曲,选用的是由靳树增作词、肖白作曲的《公元1997》原版,这首歌也是当年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而创作的。当这首具有时代感的歌曲响起时,立马将观众带回到1997年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也是导演王伟民的初衷,这首歌能够让经历过1997年的人回忆,也能让年轻观众产生共鸣。
剧中的插曲也暗含着“心思”。在第四集中,印小天饰演的高建国下班路过一家烧鹅店,店里放着一首粤语歌:“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高建国被这首歌深深地吸引了,他询问店主这首歌的歌名,店主告诉他,这是时下流行的《浪子心声》。这首由许冠杰演唱的歌曲于1976年发行,歌词中唱出了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内心的辛酸与无奈。这首歌流行时,高建国正好初到香港,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的波折,但为了让自己和母亲在香港立足,没日没夜地打拼,歌曲中的内容正是他的内心写照。
“95后”作词 灵感迸发一次完成
除了片头曲和插曲,片尾曲也同样“走心”。片尾曲《香江的灯火》由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副教授、作曲家刘思军作曲,他曾参与过许多部影视音乐的创作,包括电影《红河》《花腰新娘》《手机》,以及电视剧《黎明之前》《媳妇的美好时代》《心术》等。
今年年初,刘思军花了十多天,在工作站一集一集地看样片,根据剧情需要,给电视剧配乐。当接到片尾曲创作的邀请时,刘思军就想让这首歌曲有些不一样的感觉,“以平淡的视角表现大时代。”
他请来出生于1995年、目前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的钱昱含给片尾曲填词。钱昱含已多次参与影视音乐创作,沙溢、胡可主演的《孩奴》的主题曲《你是我的宝贝》、《当婆婆遇上妈之欢喜冤家》主题曲《爱如茶》等都是由她填词。今年3月,她在读完剧本后,便被这个题材吸引了。“1997年我才两岁,其实对当年的情况记得不太清了,当时刘思军老师给我发了很多有关当年的资料,让我了解这部剧的背景。”
“我想用自己的视角来表现这首歌,所以选择了孩子的视角,表达了在外漂泊的孩子想要回家的希望。”钱昱含表示,这部剧激发了她的爱国之情,让她灵感“迸发”,《香江的灯火》只用了一天便写完,而且还是“一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