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好人》“做媒” 川剧“留学生”白灵芝的中国情缘
10月18日,川剧“留学生”、美国底特律腹地剧团团长白灵芝又回四川母校了。
2002年至2005年,白灵芝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学习川剧,并参加了2003年的“四川省青少年戏曲表演大奖赛”,成为第一位参加川剧比赛的外国人。2005年毕业后,白灵芝返回美国继续深造并攻读硕士学位。但浩瀚的太平洋并没有隔断这位美国“80后”与川剧的情缘,她在川剧与美国人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
□本报记者 张良娟
因《四川好人》结缘川剧
白灵芝和川剧结缘,源于著名德国剧作家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布莱希特曾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中国革命十分关注,写出了一批从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移植而来的作品,《四川好人》更成为其经典之作。
1999年,白灵芝在美国一所大学读书期间,老师爱德门塔组织学生排演了《四川好人》。白灵芝在剧中扮演三位神仙之一的东方神仙,这引发她的思考: 为什么布莱希特的这个剧本要以中国的四川为背景?现实生活中的四川人都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让她对四川生出许多向往来。
在一家美国公司的支持下,2000年8月,白灵芝来到北京教育学院学汉语。“我在偶然之间,看到了魏明伦写的文章,知道他把《四川好人》改成了川剧。”这更引发了她对四川的牵挂。
2001年3月,在完成汉语的学习之后,白灵芝回到美国继续读书。4个月后,她借助一个环保项目的机会,来到绵阳市南山中学,搞了一个为期三周的“南山中学环保戏剧夏令营”。在这期间,白灵芝在绵阳的茶馆里邂逅了川剧。她觉得,那些唱戏的人画着脸谱,咿咿呀呀的表演幽默风趣,而托举、开慧眼、变脸、钻火圈、藏刀等绝技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夏令营结束之前,对四川依依不舍的白灵芝来到四川省川剧院。在这里,她和《四川好人》“重逢”了。当时,剧院正在排练魏明伦根据《四川好人》改编而成的《好女人,坏女人》。
“在剧组里,我第一次认识了崔光丽、孙谱协等很多人。虽然他们在舞台上的动作都很陌生,但是我完全能理解,特别有意思。”于是,白灵芝萌生了“要更深入地去研究川剧”的想法。
与众多川剧大腕合作
2002年6月,大学毕业的白灵芝申请到一笔基金资助后,回到成都,计划学习川剧。
白灵芝回忆说,当时自己汉语还说得不好,问了很多人找了很多地方,结果大家都以为她是想看川剧,将她引到茶馆里去。但当她向茶馆里那些唱川剧的人提出收自己为徒之时,人家都婉拒了。
一天,白灵芝在九眼桥附近偶遇了几个穿着印有“四川省川剧学校”衣服的女孩子,通过她们才打听到学习川剧的学校——四川省川剧学校(今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经过申请和学校的特别研究,2002年10月,白灵芝终于成为一名川剧“留学生”,和当时正在学校学习的攀枝花川剧班学生一起,跟班学习。几年的时间里,在表演老师陈菊访和众多老师的指导下,白灵芝不仅学会了川剧的唱念做打,还通过比赛、演出成了一个小名人。
2003年9月,带着折子戏《新人间好》,白灵芝参加了“四川省青少年戏曲表演大奖赛”。此后一路过关斩将,从128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入围决赛并拿走特别奖。2004年2月,她又以《白鳝观景》拿下全国戏曲戏剧比赛西南片区的特别奖。
不仅如此,2004年7月,白灵芝还与众多川剧大腕合作,在魏明伦编剧、田蔓莎导演、刘萍主演的川剧交响音乐会《中国公主杜兰朵》中本色演出,用英语为观众讲述整个故事。
如今,白灵芝的微信朋友圈里,仍然有很多川剧熟人,崔光丽、田蔓莎、徐棻、王起久……从演员、导演、编剧到作曲,串起了川剧一条龙。“一到四川我就不想走,我非常想念我的老师。”10月18日,当回到自己的母校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见到老熟人、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陈智林之后,白灵芝坦陈自己对四川和川剧的感情。
翻译六部川剧剧本
2005年,白灵芝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毕业后,回到美国继续学习艺术。之后,她又创办了腹地剧团,进行戏剧实验。“川剧中的唱念做打,尤其是肢体动作和虚拟表演的艺术表达,对我在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和如今的创意有很大影响。”白灵芝说。
此后每隔几年,白灵芝都要回四川。而每次回来,她都会带一些艺术交流的项目,搭建川剧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
2011年,白灵芝带着剧团回到母校,和师生们进行交流,探索如何将川剧传统的戏曲身段、程式、基本功等融入美国的戏剧表演中。双方还一起合作实验,用美国传统的滑稽剧表演和川剧传统表演共同创造出一个新的戏剧作品。
2014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艺术团受邀赴美国演出。白灵芝特意赶赴纽约州,用普通话、四川话、英语为现场观众主持节目,讲解川剧艺术的特色。在巡演过程中,白灵芝再一次穿上戏服,上演了她曾经获过奖的《白鳝观景》。“我现在还可以演《秋江》《白鳝观景》。”白灵芝说,因为会演川剧,美国朋友都觉得她是一个很酷的人。“偶尔也会有朋友让我教他们,但是我不敢教。因为川剧太博大精深,所以我不敢轻易为人师。”
不过,她却一直从另一个角度传扬川剧艺术。从2009年以来,她开始翻译川剧剧目和剧本。“川剧有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剧目,但是很多美国人只知道京剧不知道川剧。”白灵芝说,想要把川剧翻译成英文非常难。“川剧里要用很多成语和典故,意思非常深刻,每个字都需要解释。在翻译过程中,徐棻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她会很耐心地为我讲解每个字的意思。”
目前,白灵芝已经翻译了《死水微澜》《马前泼水》《红梅记》等6部川剧,最近正计划翻译徐棻的另一个川剧剧本。“我计划再多翻译几个剧目,然后把川剧剧本结集出版。川剧应该被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