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6日,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16三国季”主题文化活动顺利落下帷幕。从8月16至10月16日,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里,“2016三国季”将传统文化与三国历史巧妙结合,学术论坛、专题讲座、文化展览、三国戏曲、丝竹国乐、社教课堂、盆景大赏等各种活动精彩纷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呈上了内容丰富的三国文化盛宴。
学术之约 追寻三国历史原貌
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止,群雄逐鹿,魏蜀吴三足鼎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三国,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史上,只是短暂一瞬,却影响深远,历史文化遗存深厚。深入开展三国文化调查,研究、诠释三国文化,对于科学的认识、发掘、利用三国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2011年6月,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就与凉山州博物馆联合组成“诸葛亮南征路线调查项目”小组,在之后近两年的时间里,通过“四川——云南线”“凉山线”和“贵州——云南线”3条线路行进,先后四次对现存的大部分南征遗迹进行实地考察。2014年7月,成都武侯祠又在成都市文广新局、四川省文物局和相关地方文博单位的支持下,牵头启动了全国三国文化遗存调查研究工作。
2016年8月16日,由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局)主办,成都市文广新局(成都市文物局)承办的四川三国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推进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各地、市、州文物管理部门及相关文博单位负责人与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四川地区三国文化遗存的调查研究工作。会议的召开,也标志着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武侯区文体旅游局主办的2016“三国季”活动正式启动。会上,由四川省文物局授牌,“四川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
9月18日,“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在仪式上宣读了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三国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的批复》,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等相关领导向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授牌,“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在成都武侯祠挂牌成立。
研究中心将针对三国文献、三国遗存、三国文化传承、海外三国文化开展研究工作,并对“全国三国文化遗存调查研究”课题提供学术支持,搭建学术发展的平台。而且通过对三国文化遗存价值的深度挖掘,摸清三国遗存“家底”,丰富相关的三国文化主题展览内容,更加有力地推动三国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民众,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夜话之约 共话三国历史往事
为了让观众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博物馆文化之旅,2016“三国季”期间,成都武侯祠的品牌文化活动“武侯夜话”再推精品讲座,特邀方北辰、沈伯俊、段渝等重量级历史文化大家,在武侯祠铿锵开讲。专家们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历史,《智谋会英雄——三顾茅庐的新解读》《三星堆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人见人爱的赵子龙》等精彩内容,赢得了众多历史文化爱好者的热捧。
同时,深受观众欢迎的成都武侯祠首席讲解员李志,也在三国季期间推出“志侃三国”系列讲座,精彩演绎评书版的三国故事。《黄巾作乱,英雄出世》《群雄割据,江东崛起》《卧龙出山,赤壁鏖战》《西取益州,三分天下》《联吴攻魏,南征北伐》五期讲座,以时间为轴、以三国英雄人物为线索,李志用频频妙语生动还原了三国故事。
曲艺之约 展示国乐、戏曲之美
除了专业的历史论坛、讲座,三国季期间开展的曲艺表演,则让观众感受了博物馆的文化雅韵。从8月16日到10月16日,在为期两个月的时间内,每逢周六晚上,“天姿国乐”团队都会在武侯祠上演点位表演。祠堂之间,有演员轻轻拨动着琵琶弦乐;红墙之中,有轻轻吹起的悠扬竹笛;水榭池畔,回荡着古筝琴音。观众的情绪,也在各种清雅音乐伴随中,进入祠堂古风的历史情境,在丝竹琴音中,感受博物馆的古朴典雅之风和国乐魅力。
今年的三国季,时值“第七届博博会”在成都举办,9月16日晚,与会的国际博协嘉宾代表,也趁着月色体验了武侯祠的“博物馆之夜”,感受了丞相祠堂中式的浪漫情怀。
2016“三国季”期间,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和武侯区文体局还重磅推出了内容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武侯梦想剧场,每周六都准时上演《戏剧三国》主题演出,具有三国文化特色的舞蹈、音乐、戏曲汇聚一堂,《空城计》《赤壁之战》《群英会》《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经典三国剧目让广大戏曲爱好者一饱耳福,近距离感受到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厚魅力。
社教之约 传承三国智慧魅力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经典社教活动“三国小学堂”,也在“2016三国季”期间再次与孩子们见面。本次三国小学堂以“乐智三国,欢乐暑假”为主题,在博物馆里,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寓教于乐的暑期夏令营。活动招募信息一经发布,就得到家长孩子的踊跃报名,其中不乏“资深”的小小三国迷,可见三国文化在青年一代中的深远影响。
三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精彩一瞬,不仅有精彩的军事战争,更有大量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新,医学、数学、天文、军备、机械、船舶、瓷器……在世界上也受到高度的评价赞赏。此次的“三国小学堂”邀请到了三国文化专家方北辰、沈伯俊、谭良啸亲自授课,带领小朋友们深入探究三国科技、军事知识,让大家对三国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
结合社教课程,成都武侯祠还原创开发了三国主题益智游戏教学——“乐智三国”,帮助小朋友拓展课堂知识。在教学游戏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反应能力,让孩子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感受三国历史。
展览之约 共赏书法、盆景之雅
“三国季”期间,内涵丰富的主题展览也很亮眼。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西安碑林博物馆合作的《汉唐风骨 石墨镌华——碑林博物馆藏汉唐名碑拓本特展》于9月15日起,在成都武侯祠绿雨轩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展出。展品从秦代《峄山刻石》到唐代欧阳询《皇甫诞碑》,囊括秦汉到唐代之间的刻石、摩崖、碑石、墓志、造像碑、刻经、画像石等古代碑刻拓本30余件。向观众全面呈现汉唐文人遗风,展示源远流长的古代书法魅力。
9月14日至9月25日,成都武侯祠联合苏州虎丘、拙政园、留园重磅推出“三国雅赏—川派、苏派盆景联展”。100余件苏派、川派精品盆景作品,涵盖了树桩盆景、水石盆景、水旱盆景以及微型盆景等多种类型,为公众呈现苏派、川派盆景艺术的别样风采与经典之美,让观众品味到了中国文化中最传统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