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不成反成炮灰
《红色警戒999》6天650万元、《六弄咖啡馆》4天584万元、《催命符》5天176万元、《泡沫之夏》7天822万元……在今年竞争激烈的暑期档,超过6成的影片票房成绩低于预期,多数准备当“黑马”的电影最终沦为“炮灰”。
喜剧片题材重复遭遇口碑危机
从影片数量上看,今年暑期档平均每周有超过10部新片上映,拥挤程度不逊于往年。然而,出品方如此火热的“厮杀”背后,遭遇的却是观众的冷眼。除了《寒战2》《大鱼海棠》《绝地逃亡》之外,其他影片的票房都大大低于预期,很多想复制去年《煎饼侠》和《夏洛特烦恼》成功的喜剧片都功亏一篑。去年这两部喜剧片,堪称“以小博大”的典范。《煎饼侠》以几千万元的投资,赢得11亿元票房。《夏洛特烦恼》无大明星大阵容,但凭借好口碑逆势上扬。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更多小成本喜剧片,试图复制这一模式。
比格魔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章杰告诉记者,不少投资者产生了错觉,以为喜剧片很赚钱,只要简单复制就能大卖。事实上,《煎饼侠》和《夏洛特烦恼》的成功并非偶然,前期的营销持续时间长,整体包装非常成功,当上票房黑马在意料之中。
再看看今年暑期档的《陆垚知马俐》《情况不妙》《快手枪手快枪手》《发条城市》等喜剧片,在宣传的时候都有一种以小博大的姿态,但最终由于没有形成口碑,在暑期档冒了一个泡就草草了事。
而“乱”——是不少观众对今年喜剧片的评价。成都影迷梁化幡告诉记者,自己是喜剧片发烧友,但今年暑期档的喜剧片几乎都让她越看越尴尬,“要么剧情杂乱堆砌段子,要么口味偏重下限难觅,有些根本就让人笑不出来。”
口碑佳片打挤上映空间遭压缩
由于暑期档影片数量特别多,太平洋影院王府井店经理王彦每天都为怎么分配影厅发愁。“对于直接面对影迷的影院来说,影片质量才是留住观众的根本。”王彦告诉记者,如果一部电影散场,影迷们都在讨论剧情、“彩蛋”,甚至很多观众留下来看字幕,那这部电影多半就成功了。反之,电影散场,观众吐槽着走出来,那这部电影前途堪忧。王彦觉得,由于暑期档影片太多,很多质量还不错的影片还没来得及累积口碑,就被新上映的影片挤掉,非常可惜。
其实今年暑期档中,不乏口碑不错的影片,《路边野餐》《六弄咖啡馆》《惊天大逆转》等影片的反响都不错,但这些影片都有共同“错误”,就是挤进了喧嚣的暑期档。“《路边野餐》如果在三四月上,也许命运会不一样。”王彦觉得,三四月份国产文艺片比较多,虽然全国票房低迷,但毕竟那个时候愿意进影院的都是这一类型影片的爱好者,都是实实在在要掏钱买票的。
在院线上映了10天的《路边野餐》已经在爱奇艺付费播放,2天累计近400万次播放。而该片在院线放映的票房是604万,按票价30元计,只有近20万人在院线观看了该影片。这说明想看爱看这类影片的人很多,只是没来得及走进影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