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为小群观众精心定制 却是公共服务大趋势

来源:成都日报 2016-06-21

《当画遇见戏》精品讲座 (资料图片)

连日来,本报持续报道成都新型公益文化讲座。这一全新的文化现象不仅引来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还引起了业内专家的注意。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明泉认为,以精准化服务为特色的文化讲座在成都全面井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他预测:“小范围、专业化、互动强、重参与的文化活动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一大趋势。”

求精求新求变 增加公共文化有效供给

面对求精、求新、求变的特色文化讲座井喷的现象,李明泉欣喜连连地用“这是大好事”来评价。他告诉记者,在过去,说到文化讲座,很多时候联想到的都是报告厅式的“大锅饭”讲座。现在文化机构举办的文化讲座更多的是针对特定人群、精准化服务的文化活动。观众小范围,讲座更专业,互动性更强,观众的接受度更高。他说,有些文化讲座还强调沙龙式的氛围。这样的文化讲座,摒弃了传统讲座的泛泛而谈,主讲人能够打破台上、台下的阻隔,与观众近距离互动。观众与主讲人一起坐而论道,听众参与性更强。

“精准服务看似小众,看似与公共文化的理念相悖,但这才是公共文化发展的趋势。”李明泉表示,特色文化讲座以动态监控把握群众需求变化,通过提高门槛,有效地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的“对接”,让供给与需求实现有效平衡。

量身定做

创新开创公共文化新局面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深度推进,逐步唤醒和强化了公民的主体意识,人们的文化需求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作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领先城市,成都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坚持群众需求导向,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开创公共文化发展新局面。业内专家认为,公共文化需求正在由同质性走向异质性。从讲座形式创新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成都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再满足于提供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的文化产品,而是为市民量身定做全新文化服务产品。专家指出,广大市民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和评价者,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力量之一。文化机构为市民量身定做文化活动,也是激发创意、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

“文化连锁店”

探索全新公共文化模式

除了讲座形式创新,我市还尝试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统筹的“文化连锁店”模式。据悉,由市文化馆牵头的全市首个“文化连锁店”落户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府城社区。

据介绍,“文化连锁店”的主旨是淡化公共文化服务现行的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四级行政体制限制,采取统筹主要资源采购、统筹管理力量配送、统筹服务策略营销、统筹基本功能设置、统筹场地标识标牌等,以基层社区综合文化活动阵地为支点,以切实服务于社区群众为标准,以公民真正享有基本的公共文化权益为目的。

目前,成都高新区石羊街道府城社区“文化连锁店”, 功能设施全面开放,功能分区基本完备,服务丰富多彩。“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向市民提供文化活动场地、图书阅览、文娱休闲、展览展示、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文化志愿服务文化暖心驿站”开设文化暖心书吧、文化暖心数字体验、文化暖心学堂、文化暖心小居等;“市民文化艺术培训学校”为社区居民提供舞蹈、音乐、美术、电脑等免费艺术普及培训服务;“市民文化教育讲座”以“成都百姓故事会”为背景,讲述成都历史、人文风情、城市精神和身边人身边事;“文化特色服务”针对青工、农民工、留守儿童、残疾弱势群体提供文化艺术展览、电化课堂、教育讲座、文化辅导、小剧场演出等。整个“文化连锁店”按照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进行活动设置,令市民趋之若鹜。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