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融入现代生活 “玩”得有声有色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6-06-08

融入现代生活 “玩”得有声有色

——记深圳非遗活动的几个侧面

  在6月11日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各地相关活动也紧锣密鼓、热闹喜人。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主题为“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而在经济特区深圳这座活力四射的现代化年轻城市,活动更是举办得有声有色,富有特色。

  六一国际儿童节期间,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与惠州水榭湾联合举办了非遗主题的展示展演活动。活动现场,传统绘画以及香囊、大风车、脸谱制作、草编、糖画等非遗互动体验项目深深地吸引了家长和孩子们,客家凉帽舞蹈、潮俗皮影表演等传统民俗也是味道十足。活动中的亲子互动演出,还有一个萌萌的名字,叫做“棉花糖王国——非遗寻宝之旅”。据了解,端午节期间,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还将分别在深圳南园社区、大鹏新区校场尾和欢乐海岸等地举办传统习俗端午系列活动。届时,不仅将有舞草龙、制香囊、挂艾草、品雄黄等环节,还将举行包粽子和客家糍粑比赛。

  深圳虽然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这片地域的悠久历史,以及像“大熔炉”一样吸纳各类人群、各种文化进来的魅力,依然让深圳的非遗资源呈现出十分丰富、多元的样貌。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席王程太介绍,从2005年起,为响应国家文化政策,深圳开始全面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他说:“自开启申遗之路以来的十年间,我们欣喜地发现,深圳竟然蕴含着上百种地道、鲜活的传统文化,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民间美术、民俗、传统手工技艺和传统医药等几乎所有非遗类别。”

  蔡劲笋是潮俗皮影传承人,也是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他对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的体会,就是有很多沉淀,不仅有广东本地的,也有外来的,但最终都熔炼为有深圳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说:“眼看着一些地方传统的文化形式逐渐消失、被替代,如何促进非遗自身造血,延续其艺术活力和生命力,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结合深圳的城市特点,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即如何利用市场经济的环境激活沉淀的文化资源,让非遗项目在现代生活中“鲜活”起来,“落地”到城市文化建设中去。

  在惠州水榭湾的非遗展演和体验活动,就是一个新的尝试。一方面,它走出了深圳、走到了比邻的城市惠州;另一方面,它结合了当地开发的需要,通过活动来激活沉淀的文化资源。蔡劲笋表示,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深圳可能会需要一个大的视野,而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会有文化的需求,广东如此,深圳也是如此。这时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倘若能从中找到一些凭借、依托或机遇,是不妨尝试的。

  “在外地人眼里,广东人是做生意的,但事实是这里有着数千年的古老文化与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独特风情。像水榭湾这个地方,本就是广东有名的度假区,这里邻近古渔村,有巽寮湾苏东坡与王朝云的故事,保留着多彩的客家文化与渔村风俗。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希望结合古渔村的故事来塑造当地的人文环境与氛围。”水榭湾总经理蔡江河坦言,这是他与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进行合作的初衷,同时希望通过定期举办一些接地气的非遗保护和推广活动,盘活这里的非遗资源与文化生态。

  6月5日,深圳当地的龙舟赛拉开帷幕。在宝安松岗,龙舟竞逐,人声鼎沸,场面十分热闹。曾参与策划六一国际儿童节水榭湾活动的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秘书长张粤又开始张罗起一项新的“非遗文化之旅”——通过颇有古风的“开笔礼”、“成人礼”及“汉式婚礼”等活动,向人们展示蕴含在峨冠博带里的汉服文化。其间还会展示编钟、古琴、茶道、香道、武术、箭阵等传统艺术、习俗或游戏。她说:“希望我们的全新实践,能带动非遗文化传播的良好循环。”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