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档票房疲软 《北西2》独领风骚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档,一贯“高烧不退”的电影市场表现却低于预期:3天小长假票房产出6.5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增长1.84%,成为今年清明节之后,又一个表现疲软的小长假档期。相对于春季档、国庆档票房的成倍增长,小长假档期由于缺乏大片刺激,因此票房难以井喷。今年“五一”档,仅有《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以下简称《北西2》)表现抢眼,票房占据该档期半壁江山,截至昨日,该片票房已接近5亿元大关。
今年4月,电影市场票房惨淡,甚至低于去年同期,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因此“五一”档被寄予厚望。但今年“五一”档仅有四部新片上映,包括爱情片《北西2》、号称女版《中国合伙人》的《梦想合伙人》、惊悚片《魔宫魅影》、传记片《大唐玄奘》,然而这四部新片中只有《北西2》一枝独秀。自4月29日上映以来,《北西2》连续4日成为单日票房冠军,成为“五一”档票房大赢家,该片在“五一”小长假三天分别斩获1.215亿元、1.224亿元、0.846亿元的票房,3天累计票房3.285亿元,上映四日已取得4.4亿元票房,超越前作《北京遇上西雅图》总票房只是时间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小长假的票房疲软证明,市场还是靠影片的实力说话。大假期间大片云集,竞争激烈,票房水涨船高,而小长假缺乏大片,三天时间逐渐成为“鸡肋”。
谈及《北西2》的叫好又叫座,导演薛晓路分享了影片的创作心得:“我就想试着写这样一段爱情,爱情中的两个人不见面,观众是否也能看到最后。”对于影片中古诗词的出现,薛晓路表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或寄托,“故事本身是关于回家和寻根,因此也关乎文化上的寻找,尤其对海外华人来说,古诗词是中国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典型符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