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清点库房川博又发现了哪些宝贝?

来源:四川日报 2016-04-12

     4月11日一大早,四川博物院的库房里就忙开了:开库、点交、开箱、登记……连续2个多月来,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川博上演。川博典藏部主任张丽华说,从1月开始,川博对馆藏文物开展大面积清库,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整理清查5000多件藏品老宝贝里有新发现
    “看,这里又发现了一张《琅琊台刻石拓片》。”在书画组的工作间里,保管员兴奋地说。琅琊台刻石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据考证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巡游天下,在各地刻石中遗存的唯一一座,藏于国家博物馆,由于曾被损坏,现在只剩秦二世所刻部分残字。“我们收藏的《琅琊台刻石拓片》是清初拓片,所拓之时刻石仍是完整的,实属精品。”张丽华介绍说。
   书画组之外,陶瓷、青铜、佛像、钱币、近现代文物等11个类别的文物清理不时都会有新发现。“这些藏品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收进博物馆的。当时收进来的时候,有些东西还不够入藏标准,做了基本的消毒处理,往箱子里放了防虫防腐的药物后就一直放在库房里。五六十年过去了,对文物价值认定的标准也发生了新变化,很多藏品就变得很有价值了。”张丽华说。
   从1月至今,清查小组已经先后整理清查了5000多件藏品。谢无量的书法、张大千弟子的画、明清藏传佛像……不少新发现让人惊喜。
领取“二代身份证”文物拍个照都要拍6面
   清查出的藏品,每一件都要给一个单独的编号,记录下名称、尺寸等。“就像给藏品办身份证一样。”川博工作人员庞英说。
   其实,每一件藏品在收进博物馆时都会办“身份证”。但这次办理的,则像“二代身份证”。每一张“身份证”上,必须包含名称、编号、尺寸、完残程度、来源等14类基本指标项和11类附录信息,足以让人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给藏品办理“二代身份证”,需要分类、测量、编号、记录、拍照、登录。“工序很复杂,例如拍照就必须拍摄6个面。”负责拍照的工作人员说。为了保证文物安全,即便是中午吃饭,清库的现场也需要用封条暂时封锁。
   “川博目前馆藏文物的数量为26万余件,此次清库之后,我们的馆藏文物数量又将有所增加。”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志诚告诉记者,整个清库工作预计在6月底完成。完成后还将进一步鉴定、评级。
宝贝故事
明代丝织品重见天日
   在此次清库中,四川博物院新开箱两箱明朝墓葬出土的丝织品。其中有近50套明朝丝、棉、麻织品,20套丝织品衣物,还有鞋、袜、头巾、被面等丝织品。
   这些丝织品为黄色,色泽鲜艳,纹饰清晰,纹样有回字纹、菱形纹,在现在的蜀锦中很常见。据了解,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机构调整,这批文物在出土后没有入藏,只做了简单消毒、防腐处理。历经多年封藏,在此次清库时,这批明朝丝织品得以重见天日。
谢无量书法墨宝再现
   出生于四川乐至的谢无量是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上世纪50年代初任四川省博物馆(现四川博物院)馆长,被推为“20世纪中国十大杰出书法家”之一。
   在谢无量担任四川省博物馆馆长期间,留下不少书法作品。但因担任馆长,他的作品并未纳入馆藏。此次清库,川博清查出5件谢无量的书法作品。其中有对联,也有王昌龄的古诗《失题》。这些作品均是他在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作品延续他一贯的特点:没有印章。而这几件作品在丰富川博馆藏的同时,也为研究谢无量的书法提供了更多样本。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