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老手艺怎样变着花样进校园

来源:四川日报 2016-01-07

2016年元旦刚过,由成都市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编写的5万册非遗图书,通过成都市各区市县的文化馆陆续发放到当地学生手中。这些书涵盖皮影、武术等8大类非遗,希望让更多学校师生了解非遗之美。除了图书的静态展示,非遗等传统文化更需要“活”起来。成都“保护非遗从娃娃抓起”说了10年,目前进展怎样?
【调查】
非遗怎样进百所小学课堂
   据成都市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市从2005年便开始尝试在成都各小学引入非遗,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实践。截至目前,在学校开展非遗项目的小学已近百所。
   记者走访成都多所学校发现,拥有百年历史的锦官驿小学把瓷胎竹编、成都面人、蜀绣、花叶画、剪纸等非遗项目都引入了学校开发的“锦城文化”校本课程,并成立小社团吸引学生参加;邛崃平乐白沫江学校精心编撰了《传世竹编》教材,建立了竹编室及展示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成都人民北路小学在全校开展了木偶制作和表演课,并且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校教学;龙江路小学则把濒临失传的四川非遗项目竹琴引入学校的“快乐教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去年10月,有10所学校被成都市评为了“非遗传承基地学校”。
【探索】
孩子们真的喜欢吗
   非遗作为“美术手工课”“音乐课”进入校园,真的能吸引孩子们吗?记者采访发现,不同的学校在引入非遗时都下了一番功夫,让这些项目能被更多学生接受。
   成都人民北路小学冯虞东老师介绍,学校刚开始只是在美术课上教孩子们学习制作木偶。这样的方式比较静态,为了让木偶“动”起来,让孩子们学得更投入,学校又邀请了非遗传承人杨露群和罗兴康来校讲课。“他们给孩子们排了木偶戏,很多孩子都报名参加表演。”
   锦官驿小学老师李宜透露,瓷胎竹编这项精美手工一开始就深得孩子们喜欢。“但由于只有传承人谭代明一人授课,课时有限,普及效果也不算好。”后来,为了满足教学,锦官驿小学专门派学校老师向谭代明学习,并把学校的竹编班分为了普及班、提高班和精品班。精品班由谭代明亲自授课。去年的成都国际非遗节上,谭代明带着一群小学生亮相非遗节现场表演竹编,孩子们娴熟的手艺引来观展者的惊叹。
   孩子们不光是学习,也完成了不少非遗作品。成都人北小学去年9月推出的布袋偶童谣剧《贝贝邀你读成都》,获得了第十届四川省中小学校园电视(校园专题类)评选金奖;同年11月又获全国奖项。龙江路小学竹琴社团表演的四川竹琴《传承》,在第七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成都高新新科学校制作的清音校歌《曲说新科》,也已经在全校普及传唱……
   竹琴传承人罗大春把竹琴传承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们身上。罗大春透露,他从2010年起便开始免费在几所小学教竹琴,“现在我已经发现了几个优秀苗子,希望未来能对他们着重培养,继承竹琴衣钵。”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