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陆
四川青少年文艺网

账号注册

已有账号?现在登录

邮箱
用户名
昵称
创建密码
确认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组验证码。

一键登录

论坛导航

[进入] 文联网

x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四川文艺创作打通“任督二脉”

来源:四川日报 2015-11-20


   改革释放活力 政策搭建平台
   首届四川艺术节汇聚了我省近几年最优秀的艺术创作成果,参演参展人数达1500余人,覆盖全省21个市州。
   这一组数字,映照出四川文艺创作持续走高的活力。活力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激发创作活力,丰富多彩的大赛、活动为文艺创作搭建平台,为四川文艺创作打通“任督二脉”
深化改革
制度红利激发创作活力
   11月28日,作为首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剧目展演评比的参评剧目,由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歌”)创排的舞剧《家》将在锦城艺术宫上演。
   11月19日,《家》的舞美和道具从成都出发,前往宜宾。11月24日,舞剧《家》的第一场巡演将在宜宾举行。
   作为全省第一家转企改制的国有艺术院团,省歌大胆创新经营模式,甚至鼓励编导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大型商演项目,后期根据演出收益分成,激发了全体演职人员的积极性。
   通过制度创新激发艺术生产创作的活力,文艺院团改革不断试水。
   改制后的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省人艺”),不断拓展剧目生产方式,先后与国外艺术家合作,创排的《某君》、《我呼吸》、《年》等叫座的商业剧目收获掌声与市场。从2014年起,省人艺一方面拓展市州市场,与凉山州、甘孜州、内江市等联合创作突出巴蜀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另一方面把目光看向省外,在上海成立剧目工作室,与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合作出品话剧。
   而省人艺更希望借此“复制”、孵化出更多更大的市场。“像北京就有不少成熟的剧目,如果将其版权引进,再联合乐山、绵阳、宜宾等几个成都周边城市有演出场馆的文化企业,以‘话剧院线’的形式巡演,不愁没有市场。”省人艺总经理罗鸿亮表示。
   同样,四川交响乐团艺术家们近年来一直奔走各地,很多基层群众第一次欣赏到阳春白雪般的高雅艺术。旗下的女子民乐团体——天姿国乐团也走出国门,展示四川特色民族音乐作品的魅力。天姿国乐团团长牟岭红告诉我们,深化改革让乐团有产量更有销量:每年都有1至2台原创音乐作品,并出版发行原创音乐光碟,到国内外巡演和驻场演出。
   随着四川剧场原址重建,不少院团在成都有了自己的阵地,将形成“一院一场”的格局。“转了体制、创新了管理机制,还怕剧场用不起来?”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范远泰说,省文化厅正筹划院团演艺联盟,把四川各地的院团串起来,以形成新的演艺产业链。省直及各市州院团可自愿加入,所有的演出不仅可以在省级剧场演出,也能深入到市州的剧场演出,形成辐射全省的演出市场。
搭建平台
让文艺创作落地生根
   9月18日至20日,由四川省文化厅主办、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承办的四川省曲艺杂技木偶皮影大赛在成都举行,展示了我省“曲杂木皮”出精品、出人才的新气象。
   10月27日至29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承办的第十五届四川省戏剧小品(小戏)比赛在达州市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54个小品、小戏同台竞技。
   2015年这一年,四川文艺类的比赛似乎特别多,而这并不是巧合。围绕首届四川艺术节,省文化厅已先后举办了2015年舞蹈新作比赛、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第二届四川文华美术奖作品评选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第十五届四川省戏剧小品(小戏)比赛等系列重要赛事活动。如此频繁的比赛和活动既是一个赛场,更是一个平台。
   舞蹈新作比赛有85件作品入围决赛,从数量上创历届新高。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是自2004年以来,我省首次举行的全省“曲杂木皮”比赛,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和中青年艺术人才。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主任丁鸣则表示,“和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一起举行的小戏小品比赛,凸显了实力和地位,增强了四川小品在全国的影响力。”
   为四川艺术人才的成长和四川艺术精品搭建平台,是省文化厅一直以来的主要工作。如今,四川文华奖评选、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四川省青年川剧演员比赛、四川省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四川省戏剧小品(小戏)比赛等省级专业展演赛事活动已经成为省内文艺创作的风向标和品牌。“通过开展各类评奖、展览活动,实现对艺术创作正确引导,推动四川艺术出精品、出人才。”范远泰表示,近几年通过深入实施精品战略,全省共新创、复排、提升重点剧目近40余台,舞蹈、小品小戏、杂技、曲艺和木偶等节目近3000个,舞台艺术创作精品荟萃,大放异彩。
政策配套推动四川文艺创作大繁荣
   10月初,四川文艺创作传来重大利好消息:四川将设立省级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投资基金,用于支持我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日前,省财政厅出台《四川省财政厅关于省直文艺院团改革发展财政支持措施的建议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按照“补助基本条件,保障基本任务,扶持精品生产”三个原则,对省直文艺院团改革发展以及四川文艺精品创作给予财政支持。
   其中,拟定设立的省级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投资基金惹人瞩目。该项基金规模3亿元,由省财政出资和社会资本合作,用于支持我省具有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的优秀文艺作品创作、排练、营销以及产业化拓展。其中省级财政出资1.5亿元,筹集社会资本1.5亿元,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以股权方式投资剧目创作和市场开发。除此之外,省级财政还将以多种方式对我省文艺创作、演出进行补贴。
   对四川文艺利好的政策,最近几年层出不穷。
   以选题为导向,省文化厅建立和实行重大选题市场招标机制,以政府资助为杠杆,吸引各种社会资源、各类文化人才参加创作生产,初步构建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文化精品创作生产格局。
   创新文化创作生产扶持方式,省文化厅充分发挥省级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扶持反映四川本土特色、具有较强示范性、较大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创作生产,创排了一系列具有四川气派、巴蜀风格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政府加大送文化下基层的采购力度,在省本级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送文化下乡资金由原来的800万元增加到1800万元。其中,1300万元用于省直院团下乡采购补贴,500万元用于21个市州的采购,为文艺作品扎根基层提供政策扶持。
□川文 文/图

0

联系我们| 联合会简介| 关于我们| 招聘信息| 合作招商| 广告服务| 客服中心| 协作单位|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1 CFLA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联合会

蜀ICP备13016095号-3     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01号